立德树人 做温暖教育

2019-09-10 07:22刘利文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9期

刘利文

摘   要:温暖教育以营造优美的自然和办公、班级环境为重心,创设多种路径,助力教师的专业提升。与此同时,温暖教育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并在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教会师生热爱生命、帮助师生内心常驻善美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温暖教育;师生发展;品行构建;人格完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7-0015-03

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学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市(县)级国办初级中学。学校在传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办学思路日渐明晰, 即以“立德树人,做温暖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塑造崇德向善、深研精思、身心愉悦、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明理感恩、知行合一、阳光自信、素质多元”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着眼于学生未来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谋划师生发展路径、创造师生发展的契机。

一、营造优美环境,浸润感染

(一)自然环境

学校的绿化美化面积为6000余平方米,春日鸢尾盛开,初夏萱草怒放,秋天菊花傲霜,冬日松柏長青,师生四季徜徉其间,心舒气爽,自然环境温暖随心。

(二)办公环境

学校各个教研组点缀鲜花绿植,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茶歇室的仿古式留声机乐曲悠扬,原木吧台上茶香弥漫,书架上摆放有数十种教育期刊,数控一体机定时播放“我是演说家”中与教育相关的视频……宁静清新的办公环境带给教师职业家园的归属感。

(三)文化氛围

首先,学校校园主题凸显传统文化,以庄重威严的孔子雕像和儒家文化主题浮雕为主,有唯美山水画、竹简文化墙,用来演绎古韵格趣,传递文化内涵。其次,楼道文化展板——“我们在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让每位教师洋溢出职业幸福的笑脸。最后,“无社团,不青春”是学生们社团表现的精彩瞬间。

二、创设多种路径,助力教师专业提升

(一)专家引领

学校以大讲堂建设为依托,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先后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来学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邀请北京朝阳区教研主任李满园老师讲解中考语文阅读,邀请心理专家陈默教授为全体教师和家长来学校开展讲座,邀请剪纸大师张丽君老师指导校本课程,邀请著名朗诵艺术家詹泽进行朗读指导,邀请中国第一位持证演说家李真顺演说个人魅力“五个一”,邀请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讲教学设计以及河北名师冯翠红老师分享在阅读中的成长……在名家点拨下,学校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外出培训

近几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三河市第七中学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培训,既保障经费,又做好对代课教师的安排。近三年来,学校有一百余人次参加了国培、省培、地市级的培训。

(三)读书沉淀

由于教师应该有教师的职业特质,所以学校倡导建设学习型校园。学校先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120余种,购置《品格的力量》《匠人精神》《复盘》等书目。为提升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能力,学校购置了吴欣歆教授的《书册阅读教学现场》。另外,为加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购置了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书籍,从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学习的氛围。

(四)磨课交流

课堂观察是提升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学校常规教学研讨采用双轨制:同年级、同学科研讨课和校级示范课。以备课组和学科教学骨干为核心,将备、上、听、评相结合,促进了不同梯次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有品生活

学校开设小讲堂,让教师诗意工作、愉悦身心。小讲堂涵盖:人生感悟,生活小常识,健康、养生知识分享,家庭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

三、开发校本课程,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在几年的思考与实践中,三河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因校制宜、因生制宜,门类日趋科学。目前,学校共开设涵盖基础性课程、学科拓展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共计42门。其中“清泉”文学社、阅读与朗诵、“阳光之声”广播站、珠宝鉴定与欣赏、英文话剧社涵养人文情怀;3D打印、无人机、木梁承重、过山车、千机变、创意制作、生物乐园等培育科学精神;彩泥、绘画、动漫、陶艺、剪纸激发审美情趣;街舞、足球、乒乓、田径、篮球健美体魄。这些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系列课程,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发,使学校成为吸引学生的所在。

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多元智能找到绽放的平台,找到人生的自信。三河市第七中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搭创平台: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午间新闻”让“阳光之声”广播站成员实现常规锻炼,彩泥、纸塑课程为全校的组室布置环境,合唱队、街舞社团、健美操队在历届元旦联欢会上倾献才艺……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和社会上组织的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比如,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参加三河市文化广场的“彩色周末”,参加华人少年作文大赛,参加全国语文朗读大赛,参加全国“未来工程师”大赛……这些多样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基本功,累积了学生参加大赛的经验。

近年来,“清泉”文学社成员参加三河市读书节比赛屡获全市初中组一等奖,使三河市第七中学蝉联九届读书节优秀组织奖。2017年的读书节参赛节目《雨巷·情思》获得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并被推送至乐教乐学平台,点击量达22万人次;乒乓社团成员参加三河市乒乓球比赛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 2018年5月的第13届全国“未来工程师”大赛,三河市第七中学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优胜奖两项,并在2019年元旦联欢会上在线直播,其点击量达11万余人次……

校本课程的开设使我们走出了教育被窄化成智育的误区。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更加强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不仅使学生们找到了课程的人文意蕴和精神价值,找到了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而且使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丰富德育载体,培养完善人格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活动育人,使学生在亲历与体验中培养家国情怀,促使其珍爱生命、构建品行、完善人格。

(一)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立德树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学校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要求学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求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良好品德,使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人生课程。学校与市公安局合作,聘请禁毒教育宣讲员进行宣讲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展板、学习真实案例并签名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学校将“中国消防博物馆——消防安全进校园”引入学校, 让学生们在地震体验车中体验地震震感、在烟雾逃生帐篷中掩鼻前行,并做电子灭火演示、模拟119火警报案。此外,学校还特邀三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急救导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示范足踝扭伤救护和心肺复苏技术等。

除此之外,为培养知行合一、素质多元的学生,学校精心设计策划了“一米菜园”——这一方师生的憩园与乐园。“一米菜园”用松树表皮钉成,每个教研组和班级都可分得一块,其中种植种类、班级标识由教师和学生们自主设计。分管的菜园需由教师和学生自己亲自监管,并要负责浇水施肥等工作。通过“一米菜园”的建设,全校师生都在劳动实践中体悟所学,亲近自然,热爱劳动。

(三)常驻善美

学校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培植学生“善根美苗”的爱心公益活动。例如,“十元钱·千分爱”活动,主要是为每位班主任准备十元钱,要求其策划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给清洁工准备一瓶矿泉水,给妈妈送朵康乃馨,或是师生一起栽下一棵小树苗……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在此活动中,教师用教育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的感受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再如,开展“为爱奋斗,为梦加油”和“拉动幸福”爱心手拉手大型公益活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策划:给父母喂飯、背父母过“漫漫人生路”……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生命化育生命的事业,而学校是学生、教师生命的家园。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要给教师、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要让师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三河市第七中学将继续遵循学校的办学思路、继续坚持做温暖教育,为师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为未来培养更高素质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