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背后的“现象级精神”

2019-09-10 07:22李聪谭梦闫正宇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科幻电影流浪

李聪 谭梦 闫正宇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黑馬”之势跃然而出,赢得举国观众一致好评。截至3月3日,《流浪地球》总观影人次超过1亿,票房超过45亿元,成为内地影史总票房亚军。

在兴奋不已的线上线下舆论场中,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流浪地球》火爆背后那一群为了梦想追求而执着远征的创作者们,开始思考这部“现象级电影”背后的“现象级精神”。

《流浪地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树立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这个标杆的诞生,就是追梦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众多时代精神汇集融合的生动范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

近日,我们专访了《流浪地球》出品方中影股份制片公司总经理许建海。他围绕《流浪地球》诞生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讲述了幕后创作者们生动鲜活的“现象级精神”。

3月初的一天上午,风和日暖,记者来到位于西直门附近的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电影春节档虽然已经结束,但《流浪地球》的热度在这里却依然扑面。进入大厅,最抢眼的是一面几乎占据整面墙体的巨大LED屏,《流浪地球》的幕后花絮故事正在滚动播放。楼道里,《流浪地球》的海报和影片中宇航员所戴的头盔等道具吸引着记者的眼球。

“《流浪地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的力量。最近,国内科幻项目投资意向陡增!”谈到《流浪地球》的成功,许建海自豪地说。

有了义无反顾的追梦精神才有举世瞩目的口碑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票房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2月5日,《流浪地球》在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上映,首映日上座率超90%。首周,平均单场票房位列全美第一。“中国凭此片一举跃入科幻电影领域……他们已有能力挑战这一曾经由好莱坞垄断的题材。”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这样评论。而上映前,该片主创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仅仅是不赔钱。

科幻繁荣是大国特有的文化景观。它产生于时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兴盛于法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美大陆进入科幻黄金时代,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崛起时,也出现了科幻热。

中国的科幻元年何时到来?许建海坦言,中影计划开发《流浪地球》项目时,前期接触了一些国外知名导演,但他们都不相信中国具备拍摄硬核科幻电影的实力。“一部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作品,还是应该由中国导演来拍。”许建海说。

最终,“80后”青年导演郭帆脱颖而出。

“让中影集团最终决定开拍的关键原因,是郭帆对科幻电影的痴迷,以及他为了梦想而义无反顾的那种精神。”许建海说。

前期筹备过程中,在没有合同、没有承诺的情况下,郭帆和制片人龚格尔各自垫资100多万元,用8个月时间编写了“1977-2075年”的百年“科幻”编年史,制作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和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在向中影介绍自己当时的想法时,郭帆说:“拍摄科幻片是我的梦想,拼了老命也要抓住这次机会。拿出的成果越多,就越能打动资方。即便最后做不成,我也不会遗憾。”

终于,凭借这股子“傻劲”,他们打动了中影集团。

不只是郭帆,还有一大批敢于为了梦想以身相许的人。他们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凭着愈挫愈勇、愈险愈进的献身精神,最终推动了这部硬核科幻电影梦想成真。

说起《流浪地球》的制作过程,许建海用“步履维艰”四个字来形容——

《流浪地球》四年磨一剑,其间屡次超支。要么放弃,要么砸锅卖铁。郭帆毅然把全部身家900万元投了进来,龚格尔甚至把车都卖了。摄影指导刘寅自己花钱买了几百万元的设备给剧组用,所有演员都主动降片酬……

65岁的吴孟达每天要穿着几十斤重的外骨骼吊威亚,每拍几条就必须吸一会儿氧。第一天拍摄完后回到酒店,吴孟达掉了眼泪,他自言自语:在我有生之年能有机会参演这样一部电影,能够在我们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页,值了!

最后,拍摄超期5天,吴孟达一分报酬都没要。拍摄完成回到香港,他就住进了医院。

演员吴京起初只是客串电影,被剧组的逐梦精神所感动,他一直在剧组待了31天,不仅因为电影超预算零片酬出演,还果断投资6000万元。问起为什么花几千万元投资这样一部前途未卜的电影时,他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我当年的影子——执着、疯狂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行业中。虽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依然疯狂地拼命着、坚持着。”

可以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本身的拍摄过程,就是一个艰难无比的“流浪地球计划”。与剧情一样,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孤注一掷地去努力,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部超出期待的好电影;我们才能在电影院里第一次看到,一部科幻大片的片尾鸣谢的密密麻麻全是中国人……

有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有至真至美的震撼

4年筹备、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万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能达到如此高度。

的确,如果您了解电影拍摄制作的幕后故事,就会发现,《流浪地球》的巨大成功是制作团队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工匠精神的彰显。

说到这里,许建海露出了坚毅的表情。他说:“影片的出色呈现,首先得益于长达3年的扎实筹备。”为了达到硬科幻的要求,让电影故事真实可信,郭帆和制作团队恶补天体物理、机械工业、热力、航空航天等专业领域的知识。郭帆的办公室书架上,物理学书籍放了好几摞。为了保证影片细节严谨,创作团队还邀请了4位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作为顾问,为他们科普天体物理、力学甚至洛希极限这样的天文学专业知识。电影最后的高潮部分用木星爆炸冲击波将地球推离木星引力的情节,就与中科院专家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有关。

为了更好地建设影片中的人物关系,郭帆又找到北京大学心理学专家钟杰,请他帮助设计和强化剧本人物关系。钟杰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自我”“本我”“超我”等知识,帮助完善了可以制造出更多矛盾冲突的人物“三角关系”。例如,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与吴孟达饰演的岳父韩子昂,以及患病后放弃治疗的刘培强妻子之间就构成了一个有力的人物三角关系,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心理张力。专业人士不难发现,电影中很多人物关系的设置都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这也是普通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被感动和吸引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浪地球》的画面质感直逼世界一流水平,片中约75%的特效是由中国团队制作完成的。许建海介绍,在电影的拍摄中,要想有出色的特效,首先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可以参考的内容非常少。电影里展现的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种种细节都需要事先设置好,因此剧组画了超过3000张概念设计图,把一切需要用到的场景都详细地画了出来。“有些镜头只是一闪而过,一些细节观众未必注意得到,但制作团队却丝毫不敢懈怠。比如,行星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在拍摄中根本用不到,但为了追求真实感,创作人员都做了翔实的设计,画了几十稿。可以说,是无数个这样的细节支撑了这部作品的成功。”

“谢晋导演曾把电影制作比作双手捧沙,手指缝如果不严,就把品质都漏光了。以工匠精神严格按照流程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背后就是对于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许建海说,针对愈来愈开放的国际竞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这种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扎扎实实做事、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在当前相对浮躁的影视行业值得大力推广,也是行业真正繁荣发展、赢得观众和国际尊重的唯一方法。

有了千人同心的团队精神才有梦想成真的奇迹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很多观众的第一感受都是:“太棒了,出乎意料!”对于特效,观众更是高度评价:“不输好莱坞!”美国《纽约时报》赞誉《流浪地球》:“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到来。”面对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许建海自豪无比:“《流浪地球》以超出国内外预期的高水平制作和中国人的高远智慧,以及延绵传统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国际上的瞩目与尊重。”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点燃行星发动机千钧一发的关头,世界各国身着机甲的救援队员肩并肩、手搭手,用全身力气去推动巨大的点火撞針。冰冷的机械撞针和救援队员不顾一切的决心,以及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就像是一段互文。

《流浪地球》的制作过程就像影片中拯救地球的计划一样,孤胆英雄干不成。《流浪地球》的成功是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果。大家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拍一部立得住、打得响的真正意义上的硬核科幻电影。

“最是团结见力量。《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是编、导、演的成功,更是靠7000人的集体努力。服装、道具、化装、制作……拧成一股绳,这就是东方大国卓越的团队力量。《流浪地球》用实绩告诉我们,集体主义精神永远会与时同辉。”许建海说。

《流浪地球》成片一共有2003个特效镜头。最开始,导演和制片人也想找美国公司制作。可一个S级特效镜头,5-7秒就需要花费20万美元。导演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选择中国公司制作大部分特效。价格便宜了,但是他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一个镜头修100版不行,就200版,一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有一个镜头竟然修改了251版,才得到大家认可。没有钱,完全靠人工修改,《流浪地球》最终拍出了美国大片的特效效果。

拍摄科幻电影的实际过程一点也不科幻。服装是不可或缺的特效元素之一,负责道具的工作人员拼尽了全力。电影中能实际做出来的东西,都尽量做出来。光是一件宇航服,就有1100多个零件,其中头盔分层有14层之多!为了这部电影,剧组制作了上万件道具,搭建了10万平方米的实景,这才有了电影中仿佛身临其境的领航者空间站。

谈到《流浪地球》背后的“现象级精神”,许建海说:“实现梦想,就要有一股子韧劲、拼劲、闯劲、干劲,就要有那么一种越挫越勇的精神追求。心怀集体、精诚团结、矢志创新,让专业素养与精神力量共同激发出强大合力,这是《流浪地球》赢得赞誉与尊重的密钥,为我们每一个追梦人提供了生动启示。”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科幻电影流浪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视觉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流浪猫鲍勃
给远方
流浪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