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经典

2019-09-10 07:22:44
小读者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骆宾王壮士战国

【原文】

易 水 送 别

[唐]骆宾王

此地①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③。

昔时人④已没⑤,今日水⑥犹寒。

【注释】

①此地:指易水岸边。

②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③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④人:指荆轲。

⑤没:死,即“殁”字。

⑥水:指易水之水。

【譯文】

站在这易水岸边,不由使人想起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燕国的太子丹送别荆轲,当年的壮士是那样慷慨激昂,决心除掉秦王,那场面真是万分悲壮。战国时勇刺秦王的荆轲已经不在了,而今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专家解读】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想用匕首威逼刺杀秦王嬴政,迫使他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着白衣冠送于易水,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骆宾王用“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来写历史上发生的这件事,来表达他对荆轲深深的崇敬之意。

这首诗题为“送别诗”,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阔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不快与愤懑,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整首诗都是在抒怀咏志。

【知识拓展】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有着他传奇而悲剧的一生。据说他七岁时就被称作神童了,一次他在水池边玩耍,有人指着池中的鹅群让他作诗,他略做思索就吟咏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众人大吃一惊。大家只是想难为他一下,没想到小小骆宾王竟然如此才思敏捷。但是,成年后的骆宾王由于太过于恃才傲物,所以郁郁不得志。

这首《易水送别》堪称送别诗中的一绝。诗人正是借助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曲折而委婉地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苦闷心境。

(摘自《小学精品阅读》)

猜你喜欢
骆宾王壮士战国
记住了,他叫骆宾王
好孩子画报(2021年2期)2021-03-15 05:57:30
骆宾王七岁咏鹅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50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环球人物(2020年16期)2020-09-03 04:33:23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8 09:12:34
壮士出川
青年歌声(2018年10期)2018-12-19 09:57:14
戍边壮士歌
草原歌声(2018年4期)2018-04-04 05:19:26
咏鹅
儿童绘本(2018年2期)2018-02-09 16:37:30
麻辣战国
麻辣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