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
小寒大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唐·元稹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曰有冷光。
——唐·孟郊
每年到了1月6日左右,我们就迎来了小寒节气。从小寒到立春,整整一个月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月。正所谓“大寒小寒,冻成一团”。你知道古人在这期间穿什么保暖吗?在漫长的古代,平民百姓穿不起丝绸,只能穿麻布衣,这是他们冬天御寒的必需品。到了明代,棉花逐渐流行,棉才成为人们制作御寒衣物的重要材料。此外,人们还穿皮衣——裘,贵族一般穿羔羊裘、狐白裘等高级服装,百姓只能穿用羊皮或狗皮做成的衣服。
为了抵御寒冷,古人们吃什么呢?最受人们欢迎的当然是高热量食物——新鲜的米面,另外还有各种美味的食材,像羊肉、狗肉、桂圆、韭菜、核桃等等,中医认为这些食物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多吃可以提高御寒能力。其中,羊肉是一道美味,正所谓“羊大为美”,在明清以前,人们对羊肉的喜爱远远超过了猪肉,尤其是北方人民更爱羊肉,羊肉菜品花样繁多,令人垂涎……
立春雨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宋·白玉蟾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冬去春来,万物生长。在立春时节,人们会用泥土做成牛,围着它来抽打,这叫“打春牛”,用来祈祷农田丰收。女孩子们会贴上蝴蝶、燕子形状的头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家围在一起吃春饼,叫“咬春”,香喷喷的饼里有春蒿、黄韭,味道好极了!除了春饼,人们还吃春菜、剪春花,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美好的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万物复苏,人们期待着天降甘霖,滋润草木。这时我们便迎来了雨水节气。农作物要茁壮生长,更离不开雨水的滋养,所谓“春雨贵如油”。這时就开始了一年的农忙时节,农民伯伯开始辛勤地劳作了。
雨水时节,不少地方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回娘家、拉保保、占稻色等等。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回娘家,给父母带上藤椅或者罐罐肉,以示祝福;有些地方的人们会给自己的儿女认一个保保(干爹),为的是让儿女平安、健康地成长;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来占卜当年的稻谷是否会丰收……雨水时节,好不热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