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美
在距今2500年前的中国,有一本书叫《考工记》,书中有云:“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陶瓷、打磨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详细内容,而且给“工匠”下了一个定义——他们是“圣人所创造之物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邀请了15位法国顶级手工艺大师与11位中国国家级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知名艺术家参与,共展出作品180余件(套),材料涉及陶瓷、玻璃、金属锻造、麦秆编织、榫卯、皮革、皮影、玳瑁、羽毛、折扇、折伞、褶裥、全形拓、凹版照片术、木版水印等。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机器的广泛应用,在解放人类双手、延伸人类智力的同时,也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民族情感的手工艺品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巨大魅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就是对这一殷切渴望的深情回应,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直观阐释。
工匠精神
以中法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创新为主线,本次展览具象阐释了中法当代“匠人精神”。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他们的技艺或源于家族传承,或师从名门,都有着数十年的积累和磨砺,承得技艺精髓。而与此同时又都以其大胆创新而成为各自领域的时代翘楚,他们的作品或于工艺、或于形制、或于材料,自觉融入当代的气息,因此既具有传统的根基,又带有当代的审美,由此呈现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活性。
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以中法手工艺术家作品共存一个空间的展陈形式,分置于各单元之中,为对话营造空间:
第一单元为“大美日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艺术家的双手赋予他们生命,使之摇身一变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第二单元为“重塑空间”,大师级工匠们打破了艺术品与功能性物品之间的藩籬,创造出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新领域。第三单元“对话五行”中,大师们还与自然界的基本元素建立了有启发性的对话:水与雨,气和风,火与太阳,大地和粘土。第四单元为“造法自然”,自然是许多精美工艺品的核心,也是无论羽毛、皮革雕塑家、稻草镶嵌艺术家,或者木制家具大师作品中最重要的灵感来源。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他们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情感和幻想的世界。
第五单元名为“平面洞天”。在此单元中,艺术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和视角赋予雕刻、印刷以新的生命。从浮雕纸张到照片凹版术,从纹章雕刻到手工墙纸,从木版水印到传拓,艺术家们正在重新审视古老的技术,将它们应用于新的主张,在全新的纬度中,为参观者提供新的艺术体验。
参展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表示:“身为艺术家,不论国籍,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分享让传统文化得以永恒的延续下去。希望藉由此次展览,观者可以聚焦作品当中的激情与人类共通的情感。此外更加呼吁全社会对于工匠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
中法文化交流
2019年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展览开幕式上,法国驻华大使黎想表示,没有文化的对话交流,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没有文化多样性,就没有创作上的自由,所以法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会为世界文化融通起到重要的作用。
1906年,法国仁爱会来浙江海门(今台州)天主教堂传教,向教堂的女教徒和孤儿传授西方的“雕镂”和“抽纱”技艺,俗称“天主堂花”。“‘天主堂花’与我们本地传统手工刺绣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域文化特色的台州刺绣,可以说是见证了早期中法手工艺文化的交流。”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林霞告诉记者,“一般的刺绣是在布料上做加法,而台绣是在面料上既做加法也做减法。我希望用现代语言和现代的手法表现传统手工艺,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活力。”
作为此次展览法方的设计师,Lina Gohtmeh表示展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她刚刚参观过的故宫。“一进门的展厅墙壁颜色就是故宫红墙的颜色,我希望观众像逛故宫一样,每经过一道门都会有非常不同的感受,发现不同的惊喜。”
不仅法方设计师以中国元素为灵感,此次参展的法国一些手工艺大师的作品本身和中国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已经有了自己的中国故事、中国情怀,甚至对有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艺术创作就是从中国元素开始的。
彼得罗·赛弥内利(Pietro Seminelli)是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细木工和室内设计师,2006年荣获法国艺术大师称号。偶然在法国的一次展览中,他看到了中国苗族的传统服饰,深深地为其褶裥工艺所痴迷。之后,他率先将该技艺应用到高级时装设计、室内设计及艺术领域。“我觉得我和苗族服饰有一种缘分,看到的第一眼就被迷住了。我特别想去中国贵州亲眼看看苗族妇女是如何织就这样美丽的华服的。这次我带来的几件作品,都是要向贵州苗族妇女致敬的。”
法国“艺术大师”希尔万·勒冈(Sylvain Le Guen)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扇技艺)传承人王健都带来各自的扇子作品。勒冈10岁时就制作了人生的第一把扇子,从此痴迷于折扇的历史及其象征意义。而王健1981年进入苏州扇厂,拜师学习制作文人扇。“勒冈的作品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且造型材质多样,非常跳脱。”王健如此评价法国同行的作品。“他(王建)的作品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考究的工艺,无疑是世界上最精美的扇子之一,给了我很多启发。”勒冈如此评价中国同行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布展过程中,法方艺术家都来到了中国,来布置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想借此机会与中国的同行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