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
摘要:学校依托集水乡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发掘和推行有根、養心的教育,竖起特色教育的旗帜。重解乡土文化特质,寻找“有根”的教育特色;启动乡土文化之旅,开发“生根”的校本课程;弘扬乡土文化精神,锻造“养根”的乡村教育。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乡村教育
震泽是与太湖古称同名的水乡小镇,地处吴头越尾,自古商贾繁盛,人文荟萃。依托集水乡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发掘和推行有根、养心的教育,竖起特色教育的旗帜,这是值得震泽实小人为之思、为之行、为之敬的事业。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印迹深深,行囊满满。
一、重解乡土文化特质,寻找“有根”的教育特色
文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主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与深层动因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方土地都孕育着独特的气息和文化。重新解读乡土文化特质,引领学生找寻文化之根,树立文化自信,是当今教育缺失的课题。为此,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寻找“有根”的教育,建设学校特色文化。
(一)含“情”的乡土文化,让教育更有温度
文化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萦绕身心,即便身处他乡,时隔多年,也会心心念念地回想“那时候”“那情景”,这就是文化的根源与魅力。
乡土文化是含有乡情的。比如,生活在震泽,几颗青豆也蕴含着浓浓的乡情。每逢青豆上市,整条豆荚蒸着吃,剥了豆子炒蛋吃;泡茶时自然想到清香四溢的熏豆茶,早餐喝粥时也会想起熏豆小菜……这种“吃”,早已脱离了单一的“填饱”或“解馋”功能,而是生动地构筑成一道“思乡文化”风景。让学生亲自动手,采青豆,剥青豆,煮青豆,烘熏豆,尝熏豆,这个过程恰如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揭示的理趣:浓浓乡情,谆谆教诲,刻录心田。哪怕去其他江南古镇旅游,品尝到另类做法的青豆,也总觉得家乡震泽的熏豆更香、更纯。
(二)姓“独”的乡土文化,让教育更有渗透性
这里的“独”,是指独到、独特。不言而喻,乡土文化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这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经过筛选、反复沉淀的千锤百炼,葆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色,生于斯、长于斯的儿童,无需“听说读写”,死记硬背,乡土的气息早已如春雨般妥帖地浸润到他们的骨子里。
有特色的教育,需要乡土文化的“根”深扎其间。“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养育出独特的性情。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情、细腻、委婉的好脾性都是在日积月累文化的浸润中滋养出来的。比如,学养蚕,学剥绵,学纺线,无须教师或师傅高声说教,蚕的纯洁、高雅,丝的柔软、纯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静下心来,轻轻地喂,慢慢地捻,缓缓地摇,专注细心的劳动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震泽,作为全国丝绸小镇,那“柔”的功底、“纯”的底色,业已定格为一道乡土文化的瑰丽图景,每位学生,都是这幅图景中最生动的点缀。
(三)趋“活”的乡土文化,让教育更有灵气
教育,最忌讳的是死板。千篇一律,千教一法,早已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厌倦。乡土文化的鲜活性、生动性,为“灵动”教育开辟了一条通衢。它不是刻板生冷的教科书,而是一幕幕生动的“活电影”。
比如,乡土文化中的震泽风俗,也是一大文化景观。如,周岁礼仪、十六岁成人礼仪、定亲礼仪、结婚礼仪等。每一种礼仪都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却又不失文雅。如十六岁成人礼仪,用讨吉利的话叫作“上前一步”。成人礼当天,桌台上,点燃两支吉星高照蜡烛,祭奠“南塘太君”,供奉的除了“糕粽团圆”,还有活鲤鱼等。糕粽团圆,指的是糕点、粽子、团子、圆子四样,取谐音“高中团圆”之意;活鲤鱼寓意鲤鱼跳龙门。糕粽团圆都要送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以作分享。学生在“寻访家乡风俗”活动中,通过采访、体验、撰写体会等,亲近乡土,感受乡情。
二、启动乡土文化之旅,开发“生根”的校本课程
毋庸讳言,一些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生态遭到破坏,育人空间逼仄。师生紧盯分数,冰心笔下“活泼泼”可爱的孩子形象日渐模糊。如此教育,怎能接地气?又何来生机勃勃?
“生根”的校本课程由此悄悄孕育。学校以水乡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等乡土文化为依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品牌。
(一)家乡之景——总含“一片深情”
对于家乡,大文豪苏轼给出的定义是“吾心安处”。震泽人世代枕着一条頔塘河生活,朝夕相伴,不弃不离。頔塘,因唐代湖州刺史于頔主持开凿而得名,一代贤圣功业,名留百姓心中,正与“师俭堂”抱柱联所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吻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水乡大宅门——师俭堂》《桥见震泽》,便是在这样的情和景中孕育而生。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师俭堂”的建筑特点、文物遗存,在探究中了解“师俭堂”的历史、人文和研究价值;让学生深入研究水乡桥的年代、桥的形状、桥的结构、桥上的楹联等。学生这样深层次地了解乡土文化,增强了对家乡的亲近感、自豪感。
再如,让学生收集家乡四季景色,以诗歌、散文等形式描绘、赞美家乡的四季风光,编辑《悠悠頔塘》等。“两岸桑麻丰且稔,一泓流水远而长。”学生的手脚放开了,眼界开阔了,他们的“根”却深深扎入乡土。
(二)家乡之物——总有“一丝牵挂”
以家乡之物为题材的课程可以说俯拾皆是,如风俗、美食、物产、名胜等。作为中国丝绸小镇的震泽,即使一枚小小的茧子,也可以吐出无限锦绣,如打线、纺绸、织锦,做绢花、绘茧画等等。种桑养蚕,纺丝织锦,蚕农丝商……由此衍生出成捆成扎的故事,这样的教育资源自然是十分丰富又可贵的。
在收集、整理综合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编写图文并茂的《桑》《蚕》《丝》《被》系列校本教材。如,春季选择《我们都来学种桑》,让学生学习种桑经验;夏季选择《蚕宝宝成长记》,让学生体验养蚕的艰辛,了解蚕短暂又绚烂的一生。在这样的课程实践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涵养了品性;不仅增长了能力,更提升了精神。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成人。理气养根,深入沃土,参天大树怎会没有健硕的根?
(三)家乡之人——总想“一方繁盛”
好水好地养好人。震泽,历来物阜民丰,人才辈出,对于教育而言,这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育人财富。我们组织学生寻访家乡名人。如,“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被誉为“现代丝绸之母”的费达生,苏州丝绸代言人胡毓芳,近代儒商典范师俭堂主人潘尔丰等。寻访、调查、写报告,学生精神的底子在忙碌中日渐厚实。
比如,采访老蚕农沈福珍,听她讲与蚕丝专家费达生老人交往的故事,讲震泽人供奉嫘祖蚕花娘娘、四乡八邻赶赴蚕花节的场景;比如,采访苏州丝绸代言人胡毓芳女士,她会介绍鉴定蚕丝被质量的经验,讲述自己辞职经商拼搏创业的故事。学生在撰写提纲与实地采访中,懂得了怎样适切地提问,怎样善意地交流,怎样贴切地表达。这样的教育,比起空洞说教,个中利弊,毋庸赘言。
三、弘扬乡土文化精神,锻造“养根”的乡村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即精神奠基,即心灵唤醒。从这种意义上说,即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也不能丢弃自己的根基,忘却为人之本。弘扬乡土文化精神,锻造“养根”的乡村教育,对于让震泽人带着浓厚的震泽乡土气息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意义非凡。
(一)做“农”的传人——春耕秋收,一步一印
教育需要接地气。不落地的教育,其结果就会如陶行知先生担忧的:“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教育只有贴近生活,贴近乡土,才会有根基、有个性;否则,就像“有的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便买来了1000个葫芦丝,校园里天天洋溢着丝竹之声,于是‘艺术特色学校’的牌子挂在了校门口”,所谓的教育特色徒有其名。我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如“乡风”采集、丝绸故事会、蚕丝诗词品读会等,让学生感受乡情,学做“农”的传人,汲取乡土文化的营养。“没有耕耘,不得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华秋实”等朴实的人生哲理,均在学做农事中得到理解与深化。
(二)学“蚕”的品性——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的品性、蚕的风格早已沉淀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这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世代承续,历久弥新。
充分发掘蚕丝文化,让学生通过亲力亲为,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传承家乡传统,滋养成长之根。如,创设“蚕丝创客社团”,聘请“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创客空间的孙小莉总监担任指导老师,教学“茧艺手绘”“茧艺手作永生花”“植物拓染”“植物扎染”等创意工艺。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一件件优美灵动的、以蚕茧为原材料的创意作品在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中渐渐生成,如《鸟语花香》《茧艺》《蔷薇》等。春蚕至死呈示的仍是一副副美丽的样态,学生在编织梦想的同时,自然也领悟到春蚕的靓丽品格。
(三)得“水”的姿态——明净柔情,谦卑善下
《尚书·禹貢》有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北衔太湖溇港,西吞天目苕溪,万顷清澈,千峰碧溪,养育了一方百姓,润泽了頔塘两岸万亩桑田。
地处吴头越尾的震泽,乡土资源得天独厚。我们通过开设水与桑田、气候与蚕桑、旧时丝绸商贾水运等小课题,“家乡之水”吟诵会,“震泽之桥”小调查等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了解村情,体察水乡之水的秀、净、柔。通过借助家长资源实地踏勘、查阅资料、走村访户,借助数据呈现、访谈记录、现状描述等,学生对家乡的水,有了深度的了解。这样的教育不离“草根”,却生动活泼,汪洋恣意。
如今,乡土文化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已初现成果。如,金明芬老师设计的案例《走进太湖雪,体验蚕桑文化》在苏州市中小学“看《苏州史纪》,走读苏州”主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蚕茧作品——《慈云塔》在2018年苏州市青少年创新设计现场赛“一到无穷大”项目中喜获苏州市一等奖;“蚕丝创客社团”参加苏州市中小学社团“百团大战”,并代表吴江区参加苏州市优秀社团现场秀,获得“十佳优秀社团”大奖。
因为有了乡土文化的滋润,乡村教育便有了“根”,进而枝叶繁盛、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立群.人—孩子—学生——我的学生观之逻辑起点[J].人民教育,2010(19).
[2] 李希贵.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15)[J].人民教育,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