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何处安放你的焦虑?张齐华

2019-09-10 07:22
关键词:观点学习者过程

摘要:教师应放下如影随形、无处安放的焦虑,以一种更加放松、自然的心态,和学生一起,展开更自然、充满信赖也更自由的数学学习。这是因为,即便穷尽所有的想象,也未必能填满所有学生好奇心的黑洞;竭尽全力给出的解释,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教师勤于解释本身,有可能意味着学生更多思考权利的被剥夺。教师该做的,无非是未雨绸缪、袖手旁观、赤诚以待。

关键词:扇形统计图学习者共同研究

几日前,朋友通过微信向我求助:张老师,怎么给学生解释统计图要用扇形而不用方形?

看到留言时,已是第二天。于是,我未加思索,给出建议:“让学生解释,给你惊喜。”朋友回复一个字:“晕。”

坦率地说,当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从来就不是那种敷衍别人的人,更何况是对关系很好的朋友。换作以往,我一定会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努力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但我知道,人在一瞬间做出的反应,一定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

是的,那一瞬间,我真心觉得,这个(样的)问题,老师真的没必要自己急于给出解释。让学生去解释,他们真的会带给我们惊喜。

冷静几分钟后,我问自己:如果允许撤回自己的答案,是坚持这样回答,还是老老实实就她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解释和思考?结论是,我依然会坚持这样回答!

朋友一个字的回复,自然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我相信,在我的“敷衍”和她的“失望”之间,一定隔着些什么。

谨慎起见,我还是决定找一些六年级学生,摸一摸他们的底,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朋友杀个回马枪,我好歹得存点干货在口袋里。

调研前,我还是给自己留了退路的。心想,就算学生独立解释有一点点困难,通过小组合作,至少还是可以给出答案的吧?

于是,在给六年级教师的留言里,我做了如下“温馨小提示”:

到你们班,找安静的时候,10分钟内完成。其中一半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另一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3分钟后记录想法。不要做任何提醒。谢谢!

10分钟后,原始数据到手。迫不及待打开,基本印证了自己的观点。16位独立完成的学生,全部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没有一人提交“白卷”。其中,绝大多数学生给出的解释是:圆的半径长度相等,所以更容易按比例进行分割;而长方形或正方形,就不太方便测算分割后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了(如图1)。

其中,有两位学生提到了圆周角360°更有利于等分(如图2)。这样的解释,无疑更准确。

让人意外的是,竟然有7位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圆比其他图形更美观(如图3)。这未必正确,但至少也是解释的视角之一。

参与四人小组讨论的学生也给出了他们的解释。

相比较而言,选择从圆周角360°进行解释的人数比例,较个人组要高得多。这也充分反映出,小组间的团队学习,在某些方面,比个体独立思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查结果,还只是学生在相对独立、静止的状态下给出的思考。如果回到动态的课堂语境中,一个学生的观点,有可能会启发另一个学生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磨合,有可能产生更微妙的反应,从而帮助他们最终建构起更有力的解释。

回到最初的问题。实验结果,无疑支撑了我的判断——“让学生解释”,的确会“给你惊喜”!

或许有人会说,一件极小的事情,是否值得如此大动干戈,是否有点小题大做?

但是,我更愿意借这一小事,重申这样的命题:面对当下以及未来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数学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面对恐惧、重拾信心、重建勇气?在大力倡导学生提问的今天,我们如何面对他们层出不穷的质疑?我们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学生是否具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巨大可能性?我们该如何面对讲台下这一个又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这如影随形、无处安放的焦虑,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彻底放一放,以一种更加放松、自然的心态,和学生一起,展开更自然、充满信赖也更自由的数学学习?

当然,做出这样的选择,事实上还基于如下几点思考:

首先,穷尽所有的想象,也未必能填满所有学生好奇心的黑洞。我并不清楚,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备课时有所预设,还是课堂上遭遇了学生的问询。无论哪一种情况,在我看来,都无须正面出击。

一来,你提出或预设的问题,永远是你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先“高枕无忧”,再见机行事。

二来,倘若学生在课堂上的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毕竟,能够在學习过程中提出这样高质量的问题实属不易。只不过,面对课堂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实在没必要有问必答、来者不拒。要知道,把问题重新还给学生,有时比你亲自作答,效果更佳,也更高明。至于个中原因,大家可以用心体会。

其次,就算你竭尽全力给出解释,这解释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事实上,上述问题的解释视角是多向度的,甚至有些问题更极端,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此时,如果你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那么你的解释就天然具有了某种权威性,更多思考与解释的可能性将被掩盖,个人偏见有可能遮蔽事物的更多真相。而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最后,教师勤于解释本身,有可能意味着学生更多的思考权利被剥夺。在我看来,任何一个问题,比获得答案更重要的,是为此付出的思考与努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把问题留给学生,恰恰是对学生思考权利的尊重,是对他们智力与能力的信任。而学习过程中很多精彩的瞬间,往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诞生的。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有疑惑——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是否有必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探寻他们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并为此做出积极的准备?

倒也未必。用三个成语,表达我的观点:

一是未雨绸缪。

备课过程中,教师无疑需要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做出提前的思考与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初步判断,以应对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出现的质询。

只不过,有备而来,并不等同于见招拆招。教师提前展开预判、研究与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只是为了让自己在可预见的情形下,具备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至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者已然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教师该如何去应对,又是另一码事。我的态度依然是坚定的——不必做出正面的回应,而应该把更多思考与解释的机会留给学生。这不是一种懒惰,而是一种智慧。

二是袖手旁观。

学会袖手旁观,实在是当下教师应有的一种姿态。现代课堂,教师早已不再是真理的唯一提供者。即便是,我们也要坚守这样的信念——唯有经历过思维的重启与观念的重建,学习者所获得的真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在唾手可得的真理与艰难踌躇的思虑之间,宁可选择后者。教师要拥有“坐山观虎斗”的闲情,要舍得管住自己的表达欲与“圣母心”,要让真理在空中“多飞一会儿”。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三是赤诚以待。

退一万步,倘若在备课过程中,遇到了自己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在课堂现场,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筹莫展,教师又该如何是好?赤诚以待,坦诚相告,有时比所谓的巧妙化解,更显智慧。

人无完人,教师从来就不是万能的。

如实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想过,我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确实无能为力——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的最大尊重。然后,真诚地求教于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换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探索,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再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求得学生的帮助。倘若这样的行为,确发乎真心,时间长了,学生会真正意识到,学习的确不是某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事,谁都有可能在这件事上遇到问题、遭遇困境。

于是,努力思考、共同研究,自然就成了所有学习者——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责任。

或许,把这些事情想明白了,教师就不会再如此焦虑。

那无处安放的焦虑,也就可以慢慢地放下了。

猜你喜欢
观点学习者过程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