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9-09-10 07:22严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8期
关键词:所思口语交际

严强

在现在的语文课改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但是现今的课堂上,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读一下文章,对经典文章进行默写翻译,往往偏重对读写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不利的,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我,通过理解所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通过读,写出自己的心中的想法,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探究思考,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听说能力是尤其重要的。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语言听说能力的培养很多值得学习,德国特别重视小孩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从小就会有专门培养小孩的听说技巧。而在法国,从小学起,已经在教材中编排了较多的听说训练教材,到了中学更为重视听说能力训练。其实,在我国古代,很多的教育家就非常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鼓励弟子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不同的政见。从别人听到的变为自己能表达的,正是现代中学生在课堂上所欠缺的。现代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一味只追求写,而忽视对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甚至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不利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现在的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就和小学初中时争着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背道而驰了。课堂上,基本是读书得老师喊,不喊甚至不愿开口读书,甚至用默读替代本该有的朗朗读书声。上课时,学生也多是老师喊记笔记,就动笔,做笔记,课后做做练习,写写作文和读书笔记,极少会有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畅所欲言。于是现在的高中课堂极容易出现教师满堂讲,学生知识纯粹木头人,一旦要学生发言说话,词不达意,没法把握说话重点,杂乱无序,唯唯诺诺,不能酣畅淋漓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甚至有些学生连站起来发言都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说,不会说,甚至是不愿说,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堂口语表达教学如何推广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课程改革中挑战总是时时更新,但是只要想办法解决,语文课堂的氛围会越来越浓烈,不单只是听到“刷刷”的写字声,而还应该有学生的侃侃而谈,老师的风度翩翩,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谋策略,谋出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对亲朋好友、老师同学说话得体;鼓励学生在休息时间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敢于去和别人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做井底之蛙只会默默无闻,广阔社会环境既可以给学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提高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都应清晰地明白,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很有可能和社会脱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性。从应试的角度看,高考的阅读题、语言运用题、甚至作文题都与口语交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语言运用题更是用书面来考口语交际能力,所以从课堂的第一分钟开始我们就得将听说读写贯彻到底,形式虽多样,但如何将课前5分钟的黄金时间把学生从散落变为专注,值得我们教师思考探究。有些学校在进行语文听说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提出课前3-5分钟让学生演讲,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每周进行社会热点评论,辩论会等等,都是我们在探索道路上的一些好的开始。下面以课前5分钟演讲为例来谈谈语文听说能力培养。

一、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要真正落实课堂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单一依靠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更多的是体现教师在课堂是张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融入学习氛围,课堂上不止有读写,还能有学生通过见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一堂生动的课堂,更考验的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一方面,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听说能力训练,就得在课前对每一堂课制定好相应的形式,甚至预想课堂开展活动的效果,以及對学生所疑惑的和感兴趣的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研究,在课前就得好好备课,制定好每一节的活动方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对上课内容在课前就有一定的认识体会。上课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提前阅读和思考,对教师设置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甚至可以对问题进行反驳,提出自己见解,而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对学生情绪以及课堂氛围进行调控。这一过程对教师把控课堂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寻求进步的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课堂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在高中语文课程听说能力上的培养。

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听说习惯

语文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改革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的满堂灌,甚至学生一堂课下来一言不发的情况。如何真正的把“死”的课堂活起来,不单考验老师的业务能力,更多的是对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彻底性改变。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就应该有学生的思考、表达。所以从一节课课前5分钟教师就应该好好把握。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口语交际环境。所以,把握课前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演讲、朗诵美文、时事见解等方式让学生先走进课堂,思维活跃起来,对后面讲习课堂内容做好充分地准备,改变以往课前懒散,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教师也可以设置学生爱听喜欢表达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侃侃而谈,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提高课堂效率,不是单一记笔记做练习,更多的应是学生学到了什么,领会了什么?通过说可以更好地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敢说、会说习惯。

三、循序渐进,听说读写渗透课堂教学

听、说的训练,应本着从多样化的原则,课堂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但是说的训练,就应遵循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学生从开始的唯唯诺诺到大胆站起来发言,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是只要教师备好课,按着方向走,多鼓励,多思考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可以快速提高的。说的训练还是以年级为阶段,相对而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高一阶段进行说话训练。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及练习,教师可以设置好相应的主题进行说话训练。分小组,让学生自主上台,对相应的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地说,语言清晰规范,举止得体自然。高二阶段进行演讲训练。课前的5分钟,学生可以自拟演讲题目,但是必须自己翻阅资料,准备好演讲稿,但是演讲的过程必须脱稿。甚至课堂上也可以来一次即兴演讲,一条新闻,一个故事,一首诗都可以拿来作为演讲的素材,通过即兴演讲,可以快速提高学生整理分类资料,切中演讲主题。高三阶段则为争辩训练,不再停留在只是聆听或者自己表达,而是应该有辩的意识,无论对错与否,辩,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寻找关键点回击对方的应变能力,所以教师在这阶段,应该给予学生感兴趣、有分歧、有争论价值的争辩题目进行训练,从论辩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高中语文三个阶段着重点不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地翻阅资料,对自己所要演讲的论题进行研究分析,把握演讲方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撰写演讲稿,要将自己所思所想进行转换,变成文字变现出来,反复地翻阅资料做比对,组织、丰富自己的演讲内容,演讲的时候有自己个人的风格,能将自己演讲内容感染听众,这样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整理思维能力。听众会跟着演讲者,将他所讲的内容进行收集、概括、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同时,最终也实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所思口语交际
寄友人
克隆人的所思 所想都一样吗
两块磁的交际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如何才能有饭吃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