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勋
近日,到某县采访,一名县纪委常委向记者大倒苦水——会太多,而且很多会议跟纪委的主责主业一点都不沾边。
“上周参加了一个招商引资的会议,昨天参加了一个道路改造的招投标会议,下午还有一个景区文创产业的会议要参加。”该常委表示,自己负责违纪案件查办、信访调查和日常作风督查等工作,本来事情多,又遇到这些大大小小的会议,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一天下来,饭都顾不上吃。
不去吧,人家说会议文件里指定了纪委的名额;去了吧,在坐的专家、律师、学者都比自己专业,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大部分时间都干坐那里。
私下里,该常委也跟主办会议的相关负责人沟通,说有的会议你们按照相关规定流程走就行了,为什么啥会都叫上纪委啊?别人回复:“有你们在,我们才放心一点嘛!”
实际上,在有的地方,不仅一些群众视纪委为“万能机构”,啥事儿都找纪委,有的机关部门同样范了这个毛病,以前“十处打锣九处响”的情况有点反复。对此,有人認为,纪委就是“管纪律”的,如果纪委职能发散,盲目介入、大包大揽不该管的事,宝贵的监督力量浪费了不说,还会导致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
上述纪委常委表示,有人觉得,纪检监察干部往那儿一坐,项目就“安全”了,有了“护身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认识。凡事按照法律法规,秉公用权,严守法纪底线,用不着凡事都找“纪委坐镇”;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利剑高悬,谁坐镇都莫法啊。
“纪委‘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们还要加强宣传,某些官员更应该多学习。”该纪委常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