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昶
前些日子,微信公众号上一篇《一条胡同,半个中国》的文章被广泛转发。文章说的是,史家胡同是一条不足700米的胡同,却是一条卧虎藏龙的胡同,许多不同时期的高官和社会名流曾居住在此。北京的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是北京的城市血脉、老北京人生活的家园,也是古都北京文化的体现。
北京有句俗话:“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赛牛毛。”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个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和故事。我的一位好友是个“胡同串子”,只要有时间,就去逛胡同,探究每条胡同的历史渊源和过往的人文故事。回家后,还要在网上查找所去胡同的来龙去脉,然后配上拍摄的照片,发到个人公眾号和朋友圈里,供朋友欣赏阅读,目前已发表230多篇。他告诉我,这些年潜心钻研胡同文化,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缺憾:很多胡同或名人故居外墙上的牌子只有寥寥一二百字的简介,远远不足以让他对胡同的历史沧桑有所了解。所以,每次撰写胡同的专题文章时,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查找相关资料。
我的一位上海同学最近向我介绍了上海实施的“建筑可阅读”的做法。他说,“如果你的那位朋友在上海,他就省事多了,拿手机扫一下建筑外墙上的二维码,他就可以阅读这栋楼的身世和相关故事。”现在,上海徐汇区、南京路、外滩等400多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通过扫码,就“可读”“可听”“可看”,读出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城市的肌理,感受城市浓厚的人文情怀。
历史建筑“可阅读”,顺应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求知欲望。时下,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阅读成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选择。为历史建筑设置二维码,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习惯,而且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相信每一个持有手机、想深度了解历史建筑的人,只要看到专门介绍历史建筑的二维码,都会拿出手机扫一扫。既可现场阅读,也可过后阅读,如此就会更深更全面地加深对城市的记忆。
建筑“可阅读”为人们搭建了一个新的了解城市的窗口。历史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蕴藏着厚重的建筑文化、人文故事等。可以说,了解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也就了解了这座城市。但是,作为普通民众,如果没有专业的现场讲解,要真正了解历史建筑可没那么容易。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每座历史建筑设置独立的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看到建筑的介绍,听到建筑的语音讲解,从而让人们更方便地了解历史建筑,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能够映衬出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底蕴。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红色遗迹、知名四合院和胡同,为保护好历史建筑,传承好城市文脉、保存城市记忆,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应该在老北京的建筑方面多花些“绣花功夫”。只在历史老建筑、名人故居和胡同的墙上钉块牌子,写上几行文字简介,有些过于简单粗放。在提升阅读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满足不同人群对“阅读城市”的需求上,上海走出了一条新路。“建筑可阅读”的海派文化值得“京味文化”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