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观灯
宋朝的时候,司马光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听起来可笑的事: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司马光的妻子要到街上去看花灯。司马光对她说:“元宵节看灯是好事,可是咱们家里就有灯啊,何必要到街上去看呢?”妻子看了看司马光,笑着对他说:“在家里看灯,与在街上看灯不一样啊!”司马光问:“有什么不一样?”妻子回答说:“家里没有人,我出去不光是看灯,还要看人呢!”司马光听了,半开玩笑地说:“你看我是不是人,难道我是鬼吗?”妻子听了,也笑起来。
源自明·冯梦龙的《古今笑史》
耳朵搬家
某县衙门里有一位专门写状子的秀才,他因为粗心常写错别字。有一次,他因为把“郑”字的耳朵(B)写在了左边,县太爷以耳朵搬家之罪,打了他二十大板:还有一次,他把“陈”字的耳朵(B)写在了右边,又被县太爷以耳朵搬家之罪,打了二十大板。过了几天,有一位姓聂(聶)的人来请他写状子。他一听说姓聂,就吓得摇头说道:“为了两个耳朵,我连着挨了四十大板。这回你搞了三个耳朵,若是为你写状子,还不得要了我的命?為了少挨这二十大板,我再也不写状子啦!”
源自明·冯梦龙的《广笑府》
罚人吃肉
五代的时候,有一个唐代皇室的后裔,名叫李载仁。李载仁性情迂腐,干什么事都是不紧不慢的,而且还不吃猪肉。有一次,上司要召见他,他刚要应召前行的时候,有几个兵士打起架来。李载仁见了大怒,于是急忙派人到厨房拿来一些大饼和猪肉,给几个打架的兵士吃,并对他们说:“你们几个人当众打架,实在有点儿不像话!现在让你们对坐着吃饼吃肉,算是本官对你们的处罚!”兵士们听了,心里暗自高兴。李载仁临走时还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再打架就要重罚,就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兵士们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源自明·陶宗仪的《说郛》
三十而立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曾经说过“三十而立”的话,意思是说:人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能够自立办事了。对于这句话的意思,有的人不懂还胡乱解释,因此闹出一些笑话。唐朝时,魏博地方的节度使韩简,在听了别人讲解《论语》以后,说:“最近读书,我才知道古人是先天瘦弱,他们生来就很不健康,所以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刚能站立行走。”后来,明人冯梦龙编辑《笑史》的时候,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这样解释‘三十而立’的话,‘四十无闻’不就成了‘四十没有耳朵’了吗?‘五十而知天命’不就成了‘五十岁就能够算命’了吗?”
源自明·冯梦龙的《古今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