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浮夸

2019-09-10 07:22:44汤华臻
科学大观园 2019年3期
关键词:基本常识文娱形式主义

汤华臻

互联网时代轰轰烈烈,但倘若浮夸盛行,单纯以流量大小定成败论英雄,甚至偏离基本常识常理,必然会导致走偏。

300元能涨1万粉,3元能买100个赞……据报道,当下数据造假已成困扰影视文娱行业发展的毒瘤,不仅微博粉丝可以买,跟帖评论可以刷,热搜排行榜也可以买。很多流量明星会有一组甚至多组“数据组”“网宣组”,进行“刷流量”操作。

流量数据造假,并不算什么新料猛料。诸如“某电视剧33天播放点击量达309亿次”“某明星一条微博一年点击量超1亿次”这样的“尴吹”,其实几乎已经成为某种日常。而除了影视文娱行业如此,其他领域“吹泡泡”“放卫星”的也不少。以新闻客户端为例,动不动号称自己下载量几千万、过亿,也不想想全国网民总数才8亿,倘若果真家家过亿,岂不是人人手机里都得装好几个?又如,动不动号称某内容点击量几亿乃至二三十亿,也不想想果真二三十亿的话,岂不意味同一内容每个网民都要点开好几次?

纯靠数字堆砌出来的,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虚假繁荣,泡沫一戳就破。问题在于,当浮夸风造假风悄然发酵,更多人被流量数据裹挟。似乎一篇文章不是“10万+”,就算不上好文;一条新闻冲不到“热搜榜前10”,就不用谈什么传播力影响力;一段视频没个几千万的播放量,就不能称之为“热播”。流量数据多寡,俨然成了互联网时代评判内容好坏、平台优劣、价值高低的唯一指标,成了衡量工作成绩的指挥棒。

“21世纪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未来。”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直接与市场运行、资源分配、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流量浮夸风必須警惕。试想,当流量是刷出来的,粉丝是买过来的,互动评论是批量化生产的,还怎能承载起反映真实市场动态、舆情冷暖的功能?当“媒体大号”“知名大V”“一线明星”的命脉,逐渐掌握在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刷量公司手里,那将是多大的讽刺。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数字游戏,是互联网上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在机关如是,在网络亦如是,唯一目标不过是获得上级注意、市场认可,从中谋取名利。那些建立在虚假流量之上的“爆款”“热搜”,就是一个个花架子。倘若过于倚重“注水”指标,很可能让投机取巧者轻松上位,伤害精耕细作者的热情,最终导致市场和社会逆淘汰。

英剧《黑镜》,有一集生动演绎了重度依赖网络数据的场景:一个人是否靠谱,是否有资格租房、坐飞机,要看其社交网络评分,而这些评分可能是加油站的一次偶遇,甚至人群中远远地望一眼,这让许多人无可奈何、疲于应对。互联网时代轰轰烈烈,但倘若浮夸盛行,单纯以流量大小定成败论英雄,甚至偏离基本常识常理,必然会导致走偏。

猜你喜欢
基本常识文娱形式主义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文娱与体育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14
藏书票基本常识
少儿美术(2020年9期)2020-11-05 09:11:50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11-17 04:27:32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0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30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Some expressions about “birds”
这些看病基本常识际缺乏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7
文娱资讯
福建人(2015年11期)2015-02-27 10: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