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明 高荣华
立德树人是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文化气质是历史教学的崇高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责任。本文试图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探索“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形态,以期不断延展历史教育愿景、丰厚历史教育层次,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
一、“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形态
历史学着眼于从人类历史演变的进程中探讨文化的整体发展过程,而文化的发展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对于卓越与超越的不断追求,正是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生命境界,推动了文明的不断进化、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的不断完善。因此,以历史为研习对象的历史学科自然就继承了文化的气魄和崇高使命。
中学历史课程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新时代下应该大有作为。历史教师应善于借助历史学科优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深沉的文化力量,提升学科气质,发挥学科功能,回归“文化本位”,以文化塑造历史教育新常态。
何为“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笔者认为,“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是以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责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突出文化意涵和人文旨趣,注重人的健全与发展,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相融合、学科核心素养涵养与文化化人相结合的历史教学形态。具体来说,“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是重归文化传统和历史本源、坚持育人本质的历史教学;是求真务实、不断增进历史智识与人格修养的历史教学;是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教学;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历史教学;是不断张扬历史学科人文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涵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
二、“文化本位”的歷史教学内容要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弘扬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课堂”?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塑造“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融合:
(一)“修己安人”——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追求
弘扬仁爱律己、自强不息的人格品德,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坚韧豁达、奋发图强,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断拓展自树树人的生命境界。
(二)“社群本位”——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追求
强调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扶危济困、关爱社群、关心社会。培育集体意识、社群意识,弘扬大爱,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
(三)“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追求
弘扬天下为先、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关注国家发展,关心民间疾苦。形成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家国强盛的良性互动,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生理想。
(四)“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处世理想追求
以睦邻为贵,强调以中庸之道取代文明冲突,心存富而不骄、强而好礼的观念,倡导国家间和平共处、民族间相互依存,引导学生形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强调知天命、畏天命,引导学生存心养性、敬畏天道、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落实
文化之精义在于导向人格之崇高、生命之成长、文明之演进、世界之进步。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以革新历史教学、推动“应试本位”向“文化本位”的转变?如何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相融合、学科核心素养涵养与文化化人相结合?笔者结合从教以来的实践与感悟,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批判反思——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立意 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实实在在、活灵活现的人,历史学科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唯物史观为统领,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人为本”、突出“人”的思考与价值,应成为教学设计与教学立意的首要考量。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以“文明演进视角下鸦片战争价值的再思考”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和主旨,设置了两个研究主题:一是“文明的碰撞何以发生”,二是“炮口下的震撼与反思”。笔者适时设计了一些讨论活动,如:深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政府为何一败再败呢?清政府所坚守的华夷观念,视洋人为蛮夷,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吗?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课程最后让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心态?你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通过这些环节的设置,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刻的文化剖析,于无声处闪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文化育人、以文化感染人,使历史教学真正发挥传承文化传统、提升文化气质、引领文化潮流的作用。
(二)关切现实——涵养心怀天下的人文情怀
“家国情怀”教育就是要强调学生重视个人修身、重视亲情,推己及人、心怀天下,关键在于密切历史与社会、国家的关联,不断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历史与现实的融会点、升华点;应着眼于回应学生关切,选择贴切的教学内容,避免生涩难懂的硬性灌输;应着眼于准确把脉时代走势,直面当下最需要解决的现实困境、知识困境、教育困境;应着眼于生活化的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教学不能让学生“敬而远之”,应彰显历史教育的仁爱与温情;应着眼于学以致用,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公民素养的提升。例如,笔者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以“从传统到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反思”为学习主题,从心态视角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设计了一些讨论活动,如:在传统“天朝体制”的家国观念下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意义是什么?魏源认识中的局限性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吸收之间的矛盾?等等。
立德树人、心怀天下的实现关键在于能够引发学生在课堂上持之以恒、发自肺腑的深刻思考,贵在学生能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复兴形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能尽此道,历史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则尽在其中。
(三)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的力行实践
文化研习的重点在于养成功夫。只有自觉内省与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文化化人的意义。“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追求,强调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只停留在单向的知识灌输,应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最终指向丰满学生的“人性”;强调历史教学要体现实践性,即教育内容并非空中楼阁的构建,应面向实践,有利于导向实践、指导实践,要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价值。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以忧患意识反思中华传统文化,以辩证眼光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以自信心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心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来讲,一是要重视经典的品读,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适时提供原著材料,提升阅读品位。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中华文化,以批判性眼光、创造性思维审视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重视交流分享,历史解释素养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包含着对历史个性的重构与认知,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心得,通过交流分享助推思想提升与文化涵养。四是要提倡身体力行。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言语上、留存在头脑中,而要学以致用,将历史学习所得、所获、所感内化为自身素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形成受用一生的可贵品格。强调知行合一,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追求与向导。
总之,“文化本位”的历史教学落实,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教学立意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要在关切现实与活动讨论上下功夫,要在学生素养内化与实践养成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借助历史课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
注: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E320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