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2.0时代。今年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开启了天津市新一轮教育信息化行动。
该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将“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精准教学,构建个性化、终身化的精准学习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确定为我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
相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1.0时代,这次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工作目标,更强调从注重“物”的投入向注重“人”的素养提升的转变,“三个全覆盖”都是为“两个提高”打基础,即提升全体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养成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习惯,促进中小学全体师生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进行泛在学习、即时交流和广泛分享,探索在班级授课之下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及全体师生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提升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均衡教育。
一、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概念,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对“信息素养”给出以下定义:“个人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王吉慶在《信息素养论》中提出了我国的“信息素养”概念:信息社会中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应该能够很好地把握信息、物质和能量这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信息科技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应该有本质的认识,应该能具有在信息社会学习文化、取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能够利用与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具有一种“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本世纪初的高中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程首次被确定为独立的课程,在新确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以李艺为组长的“新课标”研究组,对“信息素养”作了如下描述: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对“信息素养”概念的提法有很多种,时至今日仍然在讨论过程中,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知道、会做、想做、做好四个层面上的表述:一是“知道”,即认知层面的要求,要对信息知识有所了解;二是“会做”,即操作层面的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三是“想做”,即意识层面的要求,要能有意识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四是“做好”,即道德守法层面的要求,要合乎虚拟空间的道德规范,遵守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二、明晰师生信息素养
《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目标,这里所谓的“师生”就是数字校园相关主体,可以概括为教育领域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教育科研人员五类人员,这是数字校园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
1.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学习能力。
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使得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这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生活、学习环境。学生作为“数字土著”一代,天然地已经或者正在形成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基础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帮助学生规范信息化学习行为,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信息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培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学习能力。
学生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各种信息源的价值和适用领域,掌握利用网络开展信息获取、评价、应用活动时所需要的知识;了解教育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及其所提供的功能、使用权限、使用方法,具备发现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并利用其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整合优质学习资源、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信息安全相关常识及法律法规,合法使用信息,积极维护信息安全;能避免因不当使用信息技术导致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能根据学习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及时获得教师、同学的帮助;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了解学业短板,发现学业优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依据学习档案进行自主发展规划;能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及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配置安全、合适的学习空间,选择和添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自定义学习进度,选择导师和学伴,建立或加入学习小组,自主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后备人才的基础性教育,教师作为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人的教育者,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水平。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与学方式,进而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学情数据作为基础资源在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具有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新技术变革的意识,主动更新观念;具有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络备课、网络教研、个性化教学、教学评价、家校互通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及进行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具备示范并讲授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国家、市、区、校各级教育平台的功能、使用方法和使用权限;选择、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支撑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采集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策略、整合教学资源、开展精准教学;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和网络研究,引导学生利用網络学习空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广泛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利用网络获取开放性学习资源、参与教研活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信息化学习与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评比活动,积极参与信息化相关课题及实验项目研究,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将成果总结分享;倡导利用“创客空间”,培养创新人才。
3.学校管理人员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化领导能力。
学校管理人员是指以校长为首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校长作为学校首席信息官,要带领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并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校长作为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者,要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理解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方针政策与战略部署,把握信息技术为学校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引领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推进管理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动者,要了解信息化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协调多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多方面可应用资源,寻求多方面支持,推进学校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要在全校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达成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共识;同时,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践行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创新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因此,校长的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动探索数字校园建设与教育治理新模式的发展融合;能认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能够引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具有不断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优化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意识,具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满足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意识,具有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障学校网络信息安全。
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领导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能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组织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系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信息化应用常态化;推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利用网络组织师生共享、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资源,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组织构建学校数据网络体系,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与决策,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智慧型管理决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决策支持、检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引导全校师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风险。
4.学校技术人员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服务能力。
学校技术人员是指学校专兼职信息技术服务队伍,以及市、区电教(信息)中心的专业管理服务队伍。《天津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落实中小学信息化专(兼)职技术人员履行“技术、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职能。信息时代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电教专业教师要具有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能够研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最新信息技术,主动适应5G时代将会带来的技术革命,并将其引入教育领域,进而推动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设计、实施、管理、评价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信息素养。
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打造一支具有现代信息素养和高水平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应用、维护和服务队伍。
学校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原理、使用和管理方法;具有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具有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主动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并帮助师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学校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能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技术服务;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信息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提出决策依据;能够承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设计、实施、管理、评价,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分享给教师和管理人员,带动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发展;按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对突发信息安全事件作出及时、准确的处置。
5.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的信息化教育科研引领能力。
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引领者、推动者,承担信息化教学研究、推广、管理、培训、评价等指导性职责,一方面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将不断发展的、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研究、管理、评价,是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引领本校或区域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推动教科研人员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提高基础教育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育科研引领能力,对推动教育信息化至关重要。
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了解5G时代教育教学将发生的变化;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开展网络备课、网络教研、个性化教学、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开展对学情数据分析,指导精准教学的研究;具有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跟踪新技术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变革;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知识产权问题,合法使用信息。
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的信息化教育科研引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能够制订与区域或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研修方案;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将任务驱动、深度体验、行动研究等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开发研修资源;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校长、教师形成智能化教育意识,掌握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示范培训;积极探索跨区域远程的教研,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能组织区域内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学情数据,组织开展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能利用信息技术有效采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组织开展区域精准教学评价,并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三、提升信息素养的途径
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该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各学科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这就需要各学科教师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因此尽快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目前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的紧迫任务。按照教育部今年初的部署,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教科研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提升学生在未来信息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此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帮助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1.建设信息化教育应用環境。
按照《天津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云—网—端”的模式建设中小学信息化应用环境。各区教育局是数字校园建设的主体,要建设区数据中心,建立以区为单位的教育教学应用云服务体系。学校在网络环境建设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接入服务,支持师生与管理者便捷获取网络信息,包括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网络带宽能够支撑日常备授课、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数字校园所需的网络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可用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信息化教学应用,利用备课及教研空间的电子设备和资源应用系统,开展数字化教研和备课工作;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利用数字化教学实验系统进行数据存储、显示与分析,实现科学技术学科的数字化实验教学;学校构建“创客教育”、STEAM教学、智慧教室等信息化环境,支持科技创新教育,开展创新能力训练;学生与教职工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环境享受便捷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教育应用资源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构建的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利用个人学习空间突破课堂时空界限,实施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获取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价和问题诊断,开展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与指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要以“大资源观”的思想构建教育资源体系,教育大资源包括公益性资源、数字资源、生成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各学科名师资源、各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合格的APP、各类学习共同体等。要树立“资源即服务”的理念,面向社会汇聚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教育大资源,积极引入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持的实物情景和实训操作等培训资源,以及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研发的微课、慕课、在线直播等视频培训课程资源。
2.加强各级各类培训。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体推进开展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育教学专家、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家将制订研修方案,开发研修资源,将任务驱动、深度体验、行动研究等相结合,帮助参训校长、教师提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通过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在教学中的常态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结合国家信息化教育要求,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观摩教学示范课,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通过迭代开发、优化升级,不断汇聚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范案例,不断完善培训课程。教师培训要融入最新技术内容和应用成果,形成产、学、研、培、用一体的多方协同参与培训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3.运用网络学习空间组建网络研修社区,开展在岗教师培训。
在岗培训要采用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支撑,以基于慕课、微视频、网络课程等培训课程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实现网上学习与网下实践相结合。网上学习、网络研修等泛在学习方式,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引入自主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学习方式、社交网络学习方式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由教师培训走向教师主动学习,通过培训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强化情境体验环节,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4.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教学交流和教学竞赛活动,设计并制定能够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各种举措,使广大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创新实践、各种教学技能竞赛和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等活动。通过主管部门、教育研究单位或是各类教育协会公布教改课题,组织各类教改课题研究,带动广大教师立足岗位教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而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基础教育高质量的均衡发展。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新型教研形式,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5.完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改进激励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对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可以对培训活动起到导向和监督作用。评价应注重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不仅包括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价,而且包括对培训效果、效能的评价。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管理与服务平台,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切合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收集来自教师教学、教研的常态数据,进行数据综合挖掘,提炼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参数,为教师了解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推动开展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核心的过程化评价,切实提高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于教师能力提升的水平。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评测中心、监测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常态化监测,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
加快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在评价机制中要对教师信息道德和伦理等方面作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探索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事、薪酬、职称評审制度,把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中的评价结果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信息化成果用于对教师的学年评优、荣誉评定、职称评聘和职位的晋升体系中,通过这种“以奖代罚”的方式,调动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增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