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问鲤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四十六岁高中进士时写下的一首《登科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仿佛想要告诉全世界:“考了好成绩,心情美美哒!”
不过,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能金榜题名的毕竟是少数,宋朝秀才詹文就没有孟郊这么幸运了,他一直考到七十三岁才考中,作诗自嘲日: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学霸还是学渣,考试总是读书时代避不开的一道坎儿。追求功名与学问的道路虽然要吃上不少苦,但这个过程也伴隨着很多乐趣。
在古代的科举考场上出现过不少奇葩趣事,且来看看古人如何在科场斗智斗勇。
01这题超纲了!
《清稗类钞》里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某年浙江嘉兴县的县试出了两个学霸,文笔都很厉害,考官们讨论了很久,也不能确定谁才是案首。
有人出了个主意:搞加试!
考官们都觉得这办法靠谱,大家集思广益出了几道加试题,可这两个考生皆是从容应对,仍然难分高下。
考官们一看,哟呵,一般的题目看来是拿不住你们哪,看来不发个大招是不行了。
于是,两个考生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没错,整道题目没有别的字,就是一个圈……
看到这样的题目,两名考生的内心终于发出了绝望呐喊:这题超纲了吧!
要知道,那年头儿还没有外语这一科,更不会考数学,就算考数学,也不会考阿拉伯数字。所以这么一道题目拿到眼前,乍一看可真叫人头大。
考官一脸无辜:圆圈也是参考书目的内容之一呀,没看见《四书》章节之间、音义之间就是用“O”分隔的吗?哪里超纲了?
考生:你说的好有道理,无法反驳……
不过,学霸就是学霸,两人略一思忖,就各自有了对策。
考生甲的破题思路是: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意思是说,我认为O代表着天象,孔圣之道乃是天命所归的大道,值得我们去追寻。
考生乙的破题思路是:圣贤立言之先,无方体也。
意思是说,我认为先贤有圆融之道,无方为圆,这是向民众传道的方式。
考官们经过评审,一致认为考生甲的立意更高,就点了他为案首。
看来,无论古今,不怕题目难,就怕没实力。只要功底深厚,哪怕对着一个圈,也能写出锦绣文章!
北宋初年,有个士子名叫王嗣宗,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杀进了最后一关:殿试。
本来王嗣宗是信心满满要一举拿下状元的,可他发现殿上还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叫赵昌言。两人文才不相伯仲,在御殿上争得脸红脖子粗。
宋太祖赵匡胤一时也难以决断,于是这位武将出身自皇帝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损招:要不你俩打一架吧,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当赵昌言满脑子都是问号,满心都在狂喊“what???”的时候,王嗣宗已经没二话地一拳打了过来!
两人在金銮殿上从文斗切换成武斗,说好的最强大脑突然换台变成了自由搏击,满朝文武的内心都是复杂的,只有太祖皇帝看得津津有味。
赵昌言多年苦读,脱发十分严重,头发秃得都有点儿顶不住幞头帽了,王嗣宗瞅准机会,一拳把他的幞头打落在地。
宋太祖看得哈哈大笑,当场就把王嗣宗点为状元,把赵昌言点成了第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拿体育不当回事儿,文化课、体育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03考神在上,求加考运!
明朝时候,有一年的会试选出了三个人才,第一名叫黄子澄,第二名叫练子宁,第三名叫花纶。
到了殿试的时候,考官们经过紧张地评选,拟定的名次是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子澄第三。
那年的京城还流传着一个童谣,唱的是“黄练花,花练黄”,恰好跟两次考试的名次契合,大家都觉得很神奇,大部分人也认定了花纶肯定是状元。
然而,花纶做梦也没想到,太祖朱元璋做了一个梦,他的状元名次就像梦一样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朱元璋在公布名次的头天晚上,梦见殿前有一个巨钉,缀着几缕白丝悠悠飘落。
等到朱元璋亲自阅卷的时候,打开花纶的试卷,感觉这人年轻了点儿,大笔一挥,就把花纶划到了二甲。
他再往后看,忽然看见一个考生叫丁显。
朱元璋眼前一亮!丁显,丁就是钉,显就是双丝(古字显),这不恰好合了我的梦嘛!状元郎就是你了。
于是,丁显被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狠狠砸中,成了当年的金科状元。
考运有时候也很重要,面对成绩,一定得有点儿平常心。
04 真的学霸,敢于和考官互怼!
明朝弘治年间,浙江提学副使吴伯通负责主持童试,这位考官是出了名的脑洞大、下手狠,出的题特别刁钻,导致考生们大批挂科。
落榜的学子们不甘心,结队去御史台抗议,御史台本着不想搞事情的原则,让吴伯通重新出题。
吴伯通也不乐意了,要重考是吧?我不但要出道难题,还得讽刺讽刺你们。
于是,他出了一道文题: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
这句话出自《中庸》,本意是说,海里的鼋、鳄、蛟龙、龟鳖等生物,看起来样子相似,品种区别却很大。
这话本来没毛病,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境下,就有点儿讥讽考生们的意思了:你们是鼋鱼还是龟鳖,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有考生看了就不服了,你不尊重我们,我们也得把你是个什么人公之于众,于是就作诗曰:
“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
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
这首诗被人广为传扬,让吴伯通也觉得面上无光。
如果说这种反抗多少还透着一股无奈的气息,那下面这位考生的应对方式就可以说是相当生猛了。
有那么一段时期,“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轼和苏辙的文章特别流行,有个考官对“三苏”的言论特别喜闻乐见,每次看见有考生能引用他们的文字,就会给出高分。
有个考生看不惯这种把个人偏好强加在公平竞争上的做法,就在考卷中故意写了很多引用句,忽而“苏子有言”,忽而“苏子尝日”。
考官看见以后很奇怪,因为这些“苏氏语录”他都没见过,于是批阅道:该考生虽然研读过三苏文学,但掌握尚不熟练。
考生一看不觉哈哈大笑,作诗曰:
“曾见东坡面目无,试官惊得震苏苏。
分明指与平川路,一个佳人两丈夫。”
原来,他写的“三苏”言论,并非出自苏洵、苏轼、苏辙,而是出自战国的纵横家苏秦、汉朝的文士苏竞和南北朝的女诗人苏蕙,两男一女,因此是“一个佳人两丈夫”。
这事在士子之间纷纷传诵,成了科举圈的一个笑谈。正所谓:考试有难点,答题需走心。考官有风险,阅卷需谨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