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长江奔涌出三峡,峡口最末一尖角,座落着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当地人习惯叫“牛村”。
早年,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一些村民动起了开山炸石的念头。伴随着一个个采石场、碎石厂、预制场的建立,少部分人“鼓起的腰包”似乎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坐吃山空的搞法,让这个村的“宝贝疙瘩”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站在轰鸣的机器声和弥漫的灰尘中,村民终于发现,除了千疮百孔的山体、随处可见的碎石以及再次干瘪下去的腰包,他们什么也没得到。
一切的变化始于2014年。4年的时间里,这个小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如今的牛村,是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承托起这些耀眼成绩的,是以姜少华为“班长”的村干部队伍,他们像“孺子牛”一样日夜耕耘于“坝上第一村”,为牛村人带来了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心里很清楚,大家选我当书记,主要看重的还是我这个人在搞花卉苗木方面有技术,能赚到钱。”姜少华说,牛村人穷了太久了,太需要一个能给他们摘帽子、填腰包的“当家人”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这位“花木大王”的第一把火到底烧向何处。
“赶快把技术教给大家,我们每家每户都把花木种起来,自然而然就富起来了。”“村里主导来集中力量办采石场,把规模做大做强。”“把山地承包出去,年底集体分红。”……听着党员群众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走马上任的姜少华,却出其不意地将第一把火烧到了自己身边——村干部。
当天晚上,姜少华就马不停蹄地召集“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和部分党员聚在一起开会,他为新班子定下了“三会一通报”的规矩——周一一次碰头会、周五一次总结会、每月一次生活会,每月下发一次工作通报。一时间,“当官先立威”“不专心搞经济,专搞一些噱头”的风言风语在牛村流传开来。
姜少华深知自己这样做的初衷,作为书记,如果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牛村就只能是以前的那个牛村,必须要抓班子、带队伍,培养出一班子“姜少华”,牛村才能有所改变。
渐渐地,姜少华发现村干部签到越来越勤快、开会越来越认真、工作越来越积极,老百姓也发现了村干部的一些改变,他们服务越来越热情、办事越来越高效、信息越来越透明。半年的时间过去了,4名村干部终于都成长成了姜少华期望中的样子,他们像握紧的拳头一样坚强有力。
直到这时,牛村人才明白了姜少华的良苦用心,“磨刀不误砍柴工”,他这位“磨刀人”用最朴实的方法,为牛村磨出了一把把好“柴刀”。
吃水要靠挖井人
看着村里渐渐被拉起来的队伍,藏在牛村人心里的致富梦再次萌动起来。
“炸山挖石头搞不得,否则这个‘穷窝’大家谁也走不出去。”村里首先决定先把破坏生态的企业关掉,村干部开始不厌其烦地入户做工作。
几个月下来,村里的采石厂、预制场都关了门。村干部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一些过去在关停企业打工的老百姓,这下全部断了营生。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老百姓一旦摔破了饭碗,他们首先找我们这些村干部发牢骚。”村党支部委员闫蓉说道。
很快,村党支部拿出了筹划已久的“牛村规划”——开发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村干部向牛村人承诺:誓要把石头山变成“花果山”。
2015年3月,第一块“试验田”在牛村四组落地,而试验田的主人正是村书记——姜少华。
清石平地、翻地挽埂、拉粪施肥、搭梁盖棚……在姜少华的指导下,首批优质蔬菜种子在“试验田”的土壤里结出了果实,6元1斤的西瓜,8元1斤的甜瓜,20元1斤的草莓……这些有机瓜果蔬菜在市场上卖出了牛村人心中的天价!小小的山村在一夜之间沸腾了,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向村干部求取致富经的人也多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村干部手把手地为村民传授起选种育种、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种植技术,这让100多户农民掌握了有机瓜果蔬菜种植的要领。
现如今,通过规模化经营,全村建成了500亩的8大观光生态农业基地,依托专业合作社,把村组集中划分到蔬菜、水果、苗木等基地。旖旎的峡江风光与香甜的瓜果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合作社分红、土地租让金、就近务工报酬、土特产售卖、看板农家乐等等,牛村人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广了。
踏遍青山人未老
沉寂已久的牛村彻底“火”了起来,每月3000多人次的游客量,讓小小的村委会有些应接不暇。
“迎来送往、交通疏导、卫生保洁,还有可能出现的游客和村民之间的纠纷,就靠我们几个村干部,哪里忙得过来啊。如果请专人来搞,这么多山头、这么多路、这么多人,只是发工资,怕就是一笔巨大的开资。”面对新出现的这些问题,怎么办?
这个时候,村里的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刘操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一个想法:“我觉得可以把村里的党员用起来,大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为什么不能一起来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呢?”
“什么是党员?党员就是无论你在什么位置,多大年纪,只要组织一声令下,都能往前冲、打胜仗。”这是刘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说干就干,不出一个星期,一支由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别看队伍里都是些婆婆阿姨甚至是奶奶辈的党员,可是做起事情来一点都不马虎。18公里道路、240个垃圾箱、120块宣传牌、4个重要景点,卫生保洁、秩序维护、纠纷调解,她们一样也没落下。在党员的感召下,很多普通群众也主动加入进来,现如今,这支队伍的人员规模已经超过80人。
在经过支部班子讨论后,他们决定给党员们再送一份“大礼包”——一块“党员公约牌”,党旗、党徽交相辉映的背景下,印着党员一句句滚烫的承诺,“我承诺服从组织领导,带头不大操大办”“我承诺遵纪守法,不搞私搭乱建”“我承诺带头致富,诚信经营好农家乐”……小小的一块牌匾,最终让党员的个人荣誉升华为沉甸甸的家庭荣誉。
“党员公约牌”让牛村的党员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了一起,他们忙碌于牛村各个角落,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牛村人的幸福生活默默贡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