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萍
哈哈,感谢邀请,没想到我一介武夫居然也能来到“诗词大咖秀”的舞台。让我来猜猜,大家是怎么认识我的呢?是从“岳母刺字”的故事中知道我的大名,还是因为我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军,而知道我是抗金名将?抑或是因为我被秦桧诬陷入狱,而知道我的英雄事迹?总之,很多人都知道我打仗很厉害,其实我的文采也很好呢。今天,我就给大家露两手吧!
同学们,岳将军虽然行伍出身,却文武双全,他写的詩词中总能透出一股浩然正气。别看他每天都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可是写起诗词来一点不输那些职业文人。现在,大家是不是有好多问题想请教岳将军?
我认识的诗人都是从小就读书写作,而您练习的是武功,为什么也能写好诗词呢?
写作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我虽然从小练武,但我读书也很多,再加上对战争的感悟,自然就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诗词了。
那您的代表作有哪些呢?
我的代表作大多与抗金有关,比如《满江红·写怀》《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五岳祠盟记》等。
诗人都会有自己的门派,那您是哪个派呢?
哈哈,你看我英俊潇洒的气质,就知道我是豪放派的啦!
您在词中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真的吗?
这句词源自一个悲壮的故事。东汉时期的大将耿恭被匈奴围困在一座小城里,他带领士兵在缺水缺粮的困境里拼命抵抗,决不投降,最后回到中原时只剩下十三个人。我引用这个典故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对金军侵略中原的痛恨,以及坚决抗击金军的决心。
从小立志,精忠报国
岳飞从小习武,据说年轻时能拉开约300斤的弓箭,被称为“大力士”。后来,金军入侵中原,母亲在他后背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于是岳飞立志要抗击金军、保卫国家!
让金人害怕的岳家军
岳飞是一名优秀的将军,在他的指挥下,岳家军一连打了几次大胜仗,以至于金军无奈地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还专门写了一首《五岳祠盟记》,表达自己雪洗国耻的决心。
十年的努力泡汤了
岳飞与金军打了近10年的仗,眼看就要胜利了,却被奸臣秦桧从中阻挠,打乱了作战计划,导致抗金战争最终失败。
小人当道,大将入狱
金军知道自己打不赢岳家军,于是串通秦桧除掉岳飞。在秦桧的阴谋下,一代名将惨遭杀害。而此后,南宋向金国称臣,将一部分土地送给金国,并每年向金国进贡。
铭记历史,英雄不朽
多年以后,新上任的宋孝宗为岳飞平反,证明岳飞不是卖国贼,而是抗金英雄!
百姓为了纪念岳飞,便在杭州西湖边修建了岳飞墓,墓前还建有秦桧下跪的雕像,让坏人真正地遗臭万年。
我的一生都在为抗金事业而奋斗,我写出来的诗词自然也和抗金保国有关。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得意之作——《满江红·写怀》。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上阕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就是为了让大家透过文字能看到我的满腔怒火!而后我又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句与你们学过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个意思,就是要激励自己早日打败金军、收复中原。
下阕所说的“靖康耻”是我心中的一根刺,所以我要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才能解心头之恨。这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目的是突出对敌人的憎恨和抗战的决心!
整首词情绪激昂、慷慨壮烈,是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他是将军里最会写诗词的,也是诗人中最能打仗的!这样一位多面的“将军诗人”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有书生气的武将
岳飞自幼习武,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才华横溢。他不仅写了数十首流传千古的诗词,而且一手毛笔字也不输书法大家。
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小气
有一次,他看见妻子穿了绸缎衣裳,便批评道:“现在连皇后都很节俭,你怎么能穿这么好的衣服?”从此,他的妻子只穿粗布衣裳。
又一次,皇帝下令要给岳飞建一座豪宅,可岳飞却拒绝说:“还没有剿灭金军,我不能住得这么好!”
岳飞虽然自己很节俭,对别人却很大方。每次拿到奖励,他都全部分给士兵们,甚至还会拿自己的钱去补助军队。
严格的老父亲
岳飞要求孩子每天做完作业后,必须去田里干活。孩子大了,他告诉他们不能坐享其成,要自己去建立战功。所以,儿子岳云后来也成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小英雄。
有一次,一个朋友对岳飞说:“你有赫赫战功却不让孩子享受,是对孩子不公平啊!”岳飞回答:“如果我的孩子没有立功就得到奖励,我以后还怎么要求士兵去英勇作战呢?”
岳鹏举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翠岩寺》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题鄱阳龙居寺》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池州翠微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