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NEXT

2019-09-10 07:22:44
家居廊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每年都会从建筑、室内、生活方式、艺术、家具、材料等角度,全面探索并分析下一年的设计和潮流趋势。即将到来的2020年,在蓬勃爆发、受到全民关注的世界各大家居和艺术展中,创意行业领军者和知名设计师的探讨中,以及源自我们对于行业的观察……藏匿于细节中的趋势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和推动着我们的生活。

Ins视觉风的盛行依旧狂热,只是人们对于满屏“粉色眼镜”的热爱已降温,全民彩虹色悄然兴起。法国国宝级建筑师让·努维尔的新作——被誉为“沙漠玫瑰”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和欧洲第一家水下餐厅“Under”,体现了建筑师们正在以全新视角和方式认知自然,挑战空间、材质以及结构的极限可能。建筑也同样成为了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社交媒体的窗口和更多旅行的机会,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有了欣赏和研究建筑的动力。

996的人们无法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时间看世界,却有权力创造全新的“办公室革命”,打破办公室的传统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弹性和创造力的设计感空间,高效办公的同时,升级了精神、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变迁。下班后和周末的业余时间,逛展成为热趋,引发出延伸产业的蓬勃发展。米兰的Six Gallery融合了设计艺廊、家具藏品店、餐厅和酒店等,秉持“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相加之和”,诸如此类的以生活方式出发的多功能空间在世界各地花开遍地。

室内趋势方面,受到禅宗与佗寂美学的影响,赤贫风将装饰中的纯粹主义发扬光大,放大古朴的质感,把细节做到精致,呈现出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墙面以立体形态出现,为空间带来浮雕质感。室内设计师们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创造更具功能性且可以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米兰的Perfect Darkness是H+O的作品,身兼展览场与家的职能之外,也是沙龙举办地,更多的可能性将会在拥有高辨识度的室内空间中发生。

全世界对于东方文明的探索不断升级,亚洲年轻设计师也在世界范围的创意领域内被热议。诸如将东方文化与西方审美融合的印度设计组合Studio Mumbai和设计师Andre Fu等,都成为了各行业争相合作且受到高关注度的人,他们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东方精神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入作品中。

在艺术世界里越来越占据一席之地的潮流文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见证。市场如风向标,反映着年轻藏家的趣味和购买力,他们对于跨界的概念定义更宽泛、接受度更高,对艺术品界定的包容性更强.持续挖掘着新鲜门类的艺术价值。

塑料、环保成为设计界关于材料方面的关注点。意大利设计教母Rossana Orlandi请来知名的设计大师们以塑料这种工业材料创作了一系列艺术品,并以“无害的塑料”展览,期望改变大众对塑料的看法。

如果2019的趋势更多停留在对于过去经典的致敬,那么2020年的趋势则源于当下年轻人的不畏,更多来自人们对未来挑战的期盼与信心。

出于Ins視觉风的盛行,也出于现代人们对于色彩的强烈喜好,2019-2020的流行色告别了满屏粉色,转而投入更缤纷夺目的彩虹色。2019米兰设计周期间,众多品牌将空间设计成耀眼的霓虹色,也创造出了多样的彩虹视觉化产品。时尚大牌Versace邀约室内设计师Sasha Bikoff和艺术家Andy Dixon携手带来了一个耀眼的霓虹灯光展厅。Sasha Bikoff是美国室内设计师,擅长糅合18世纪的法式洛可可艺术风格、1960年代充满时尚格调的太空时代风格、1970年代的法式现代主义及1980年代意大利米兰孟菲斯风格,多种风格的拿捏得当才能使得色彩高级不凌乱。Bikoff将Versace品牌的经典图案转化为棒棒糖的漩涡图案地毯,荧光色的浮云和岛屿,为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画龙点睛。展厅内展示的Pop Medusa系列座椅也响应了七彩霓虹色i以结合神话与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设计概念,代表着Versace的文化精髓。除此之外,John Booth为Hem带来了彩虹色的陶瓷艺术限量品,意大利版《Elle Decor》设计的色彩办公空间展览都彰显了霓虹色将成为新的流行室内和家居主流色的趋势。

法国国宝级建筑师让·努维尔( Jean Nouvel)

在中东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法国国宝级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在这个沙漠城市釉下了一株巨大的“玫瑰”建筑——被誉为“沙漠玫瑰”的卡塔尔国家物馆。“沙漠玫瑰”是由沙漠表面下的盐水层中发现的结晶砂等矿物质组成,因形似玫瑰而得名,建筑师正是从波斯地区这一神奇的处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外观上,这是一个许多巨型曲面圆盘或交错或悬臂的建筑,博物馆沙漠色的混凝土结构与沙漠环境牙得益彰,建筑仿佛破土而出。内部环环相扣的圆盘结构,形成不规则曲面的墙面。“沙漠玫瑰”是建筑结构的模型,尺寸和弯曲度不同的圆盘交错,垂直结构起到支撑作用,横向错落叠加,如项链一般环绕着整座博物馆。让·努维尔这样形容,“这是第一个由大自然创造的建筑结构”。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这个浪漫色彩的设计灵感付诸实现而采用的大量超前技术,最终营造出一种融合建筑、空间和感官的独一无二的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内蜿蜒的展馆长廊长1.5公里,透过一系列独特且包罗万象的环境,带领访客步入一场旅途,从建筑空间、音乐、诗歌、口述史学、气味、考古文物、画作到纪念艺术电影等,生动演绎着属于卡塔尔的故事。nmoq.org.qa

在“万岛之国”挪威的海岸线最南端,海洋生物在此大量繁衍栖居。以“形式追随环境”为设计理念的斯诺赫塔( Sne}hetta)建筑设计事务所,正是在那里打造了欧洲第一家水下餐厅“Under”,通过高超的建筑设计手法将陆地与海洋密切相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来认知大自然。这座长达34米的单体建筑,下半段沉入神秘莫测的大海之中,底部被支撑在5米深的海床上。建筑的外墙则直接倚靠在海岸线上,能够承受不同级别的压力和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结构设计将使得建筑与海洋环境进一步相融,混凝土外壳将起到人工礁石的作用,海洋中的帽贝和海藻能够栖居其间。移步位于海平面以下5米的餐厅空间,室内宽11米、高3.4米的水平窗户带来壮阔的全景水下视觉体验,用餐的客人与窗外的海洋生物自然地产生了联系。这一巨大窗户恰如沉没的潜望镜,引导人们观察海底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的变化。以织物覆盖的天花板借鉴了海洋落日的色彩,为室内空间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随着客人走下楼梯,室内的色彩变化也隐喻着从陆地深入海洋的旅程。值得一提的是,Sneihetta与当地的木工车间合作为餐厅设计了一个家具系列,座椅以一个连续的形状呈现,如同精致的艺术品般置于餐厅中央,宛若大自然中自由生长的树枝。设计师采用传统手工艺方法,通过家具传达了其设计理念——在不损害原材料固有的自然美的同时,打造坚固的结构。展现着海陆之间微妙生态平衡的“Under”不仅是一家海底餐厅,同时还有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身份,由此向野生动物以及挪威南端的海岸线表达敬意。

如今的办公室越来越偏离传统式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弹性和创造力的空间。4月8-18日,《Elle Decor》以“办公室的演变”为名,用设计和互联网技术展开了一幅当代的办公室画卷。《Elle Decor》意大利版总监与“Elle Decor at Work. TheEvolution of the Workspace”策展人LiviaPeraldo Matton在米兰市中心的历史建筑Palazzo Bovara内,联合DWA、AKQA和Marco Bay等知名设计工作室,从Google、Facebook以及BIG和Heatherwick的代表项目中抽离出关键元素,向人们展示了这一场办公革命远不止外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变迁。

從沉浸式的展场布局中,我们可以瞥见“家”与“办公”的装饰界限被进一步打破,基于技术进步的互动和会议方式更是启发了新的空间想象。以会议空间为例,“Elle Decor at Work”在不同语境下诠释出3种会议方式,从非正式的“俱乐部”,到站立式会议区,再到充满未来主义的“虚拟会议室”,家具的陈列与配置随之迥然不同。有趣的是,人们在逛展过程中会时不时地用Pinterest等移动交互界面进行记录、交流和传播,成为展览现场中移动的风景。

在当今艺术界,“Kaws”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词。今年3月的香港艺术月期间,最吸睛且与大众最亲密接触的一件“网红”艺术作品,莫过于以横卧之姿漂浮在维多利亚港海面的37米长巨型Kaws公仔“Companion”。这个以全新灰调亮相香港的公共艺术装置,是《Kaws:Holiday》继香港和首尔之后的第3站,持续受到大众的追捧和热议。Kaws是美国街头艺术家Brian Donnelly涂鸦时的笔名,后来他进军日本原宿,创办街头潮流品牌Original Fake,与多个潮流品牌推出联名潮玩,在嘻晗、电影、动漫、模型等之间自由跨界,可以说代表了一种极具包容的街头文化。将Kaws推到媒体头条的是紧接着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拍,Kaws的亚克力布画《The Kaws Album》被拍出了1.16f2港元的历史高价,高出估价15倍,不仅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更成为潮流文化进军高端艺术市场的代表。市场就像一个风向标,直观地反映出了年轻藏家的趣味和购买力,而且这些年轻藏家对于空跨界的概念定义更宽泛、接受度更高,对艺术品界定的包容性更中,持续地发掘着新鲜门类的艺术价值。从村上隆到草间弥生,到如今大红的Kaws,在艺术世界里越来越占据一席之地的潮流文化正是时代最好的见证。

在当代艺术交叉科学领域中,机器编程、人机交互、算法演绎图像是艺术家们一条重要的实践路径——由艺术家委任技术团队或自己编写程序,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将冰冷的程序赋予人格化,如同人类艺术家一般进行艺术创作。近日,意大利籍艺术家夸尤拉( Quayola)巡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来到了上海昊美术馆,悉数展出了艺术家近13年艺术创作的不同系列。作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设计程序根据拍摄的现成风景照片来转换,形成印象派风格类型的照片或影像,如影像作品《遗存》、视频作品《伪装》;第二是程序感知宗教体裁的湿壁画,将其中的色彩提炼形成几何图像,如在展厅入口处的地层系列,与《图像志》系列作品。第三是夸尤拉委任技术团队设计算法,以数学的逻辑在塑料中雕塑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名作。艺术家在罗马长大,自小便沉浸在西方艺术经典的名作中,为人熟知的图像在艺术家与机器的“共同创作”下成为了数字景观。

当代艺术对于科技的试水实验并非新世纪的特有产物。在1956年,匈牙利艺术家Nicolas Schoffer与飞利浦公司合作,制作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尊智能动态雕塑“CYSPI”,雕塑底座设有电子大脑,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声音、光的颜色与强弱或观众的走动而移动变化。在中国,冯梦波是此跨界领域的最早实践者。艺术对于科技的应用,在上世纪与现今有着很大的不同。彼时的科技最多作为艺术家们的工具而应用,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将机器并列于他们的理性与意志,被他们的创造物所凝视。这种嬗变是由于国际经济体的全球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新自由主义而萌发的伦理所共同促成的。在同期的上海荣宅,由艺术家Goshka Macuga策展的Prada基金会收藏展,即对这三方面进行拆解与思考,标题“我曾为何物?”引用科幻恐怖小说《科学怪人》中弗兰肯-斯坦那段喃喃独白,展览的亮点是一尊机器人,背诵着从众多重要演讲摘取的独白。艺术家们对科技的平视与拼贴应用,成为了“房间中的大象”,让越来越多只习惯于白盒子展示的观者们开始接受另一种维度的艺术存在。

1.艺廊最新的陈列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纸灯、木纹和绿植相映成趣,是设计师对传统室内样式的致敬。

2.艺廊最新的陈列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纸灯、木纹和绿植相映成趣,是设计师对传统室内样式的致敬。

3.Sister Hotel的空气中杂糅着复杂而闲散的氛围,是一片由设计、艺术与食物交织而成的“波希米亚绿洲”。

4.艺廊最新的陈列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纸灯、木纹和绿植相映成趣,是设计师对传统室内样式的致敬。

穿过隐匿于“旧米兰”街道间的一道拱门后,我们在扑面而来的绿意中发现了一间集设计艺廊、家具藏品店、餐厅和酒店于一体的“神秘花园”。这家被称为Six Gallery的沉浸式空间在一座始建于16世纪的修道院建筑内开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搭方式,成为这座时尚都市新的焦点。

创始人Mauro Orlandelli和艺术总监SamueleSavio以“Six”为名,就是希望诠释出“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相加之和”的定义。灰色砖墙铺就的质朴空间内,光线从日式纸灯间缓慢透出,靛蓝与白色,木纹与织物肌理,竹节与波希米亚风自由而巧妙地充盈于室内。在Six Gallery中,人们可以看见不同时代的原创设计经典,古董珍藏,以及由Quincoces-Drago最新设计的Six Project ll家具系列。这一混搭风格延续到Gin012餐厅,传统的意大利美食与美酒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传递出独特的风味。当然,令我们颇为期待的是与Six Gallery紧密相连的“姐妹酒店”( Sister Hotel)。由Six Gallery提供的家具和艺术品自不必说,单是“16世纪法国贵族豪宅”的创意灵感就给人带来了无限遐想。相信当它于2019年秋天绽放时,必将在米兰掀起一股新的风潮。

Sister Hotel的空气中杂糅着复杂而闲散的氛围,是一片由设计、艺术与食物交织而成的“波希米亚绿洲”。

与传统展厅的冰冷单调相比,家的概念更能引发观者的共鸣。201 9米兰设计周期间,由意大利版《Elle Decor》御用造型师Elisa Ossino和丹麦创意总监Josephine Akvama Hoffmeyer联合创立的H+O设计工作室,在城市腹地打造了一处名为Perfect Darkness的前卫之“家”,并大胆地打造出“用瓷砖来渲染空间情绪”的全新概念。

当他们在去年购买了这间始建于1960年代的居室时,老旧的木纹与错乱的空间成为设计的起点。铲除斑驳的木地板后,铺设于17世纪的水磨石地面重见天日。卧室内,H+O用当代的手法再现了地中海文化中的传统铺砖方式;在狭窄的卫浴空间,斑点砖营造出奇异的光学效果,浴室摇身变成了艺术装置;而在起居室里,带有三维钻石切割效果的红褐色砖瓦让空间顿时充满暖意,同时与相邻居室内的冷色调形成对比。在这个富有戏剧性的空间里,基于地中海文化的空间装饰风格与丹麦简约的家具形成对话,让人感受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联系。

身兼展览场所与家的职能之外,Perfect Darkness也将在10个月的存续期间作为沙龙举办地,来承载一系列有趣的座谈、晚宴和文化交流。

印度建筑工作室Studio Mumbai成立于2005年,一直以来,其坚持使用手工技艺、擅用自然材料等特点成为核心理念。团队成员包含创始人建筑师BijoyJain,工程师、木匠和石匠,因此Studio Mumbai的作品总是带着对材料的极致探索,东方文化与西方审美的融合,及现代与传统的对比和碰撞。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和设计迈阿密上,Studio Mumbai带来最新的限量家具系列,简约、克制且突出手工质感的作品延续着其一贯的风格,同时让人获得宁静优雅的体验。Copper House II by Studio Mumbai, Chondi, India

印度建筑工作室Studio Mumbai成立于2005年,一直以来,其坚持使用手工技艺、擅用自然材料等特点成为核心理念。团队成员包含创始人建筑师BijoyJain,工程师、木匠和石匠,因此Studio Mumbaiai作品总是带着对材料的极致探索,东方文化与西方审美的融合,及现代与传统的对比和碰撞。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和设计迈阿密上,Studio Mumbai带来最新的限量家具系列,简约、克制且突出手工质感的作品延续着其一贯的风格,同时让人获得宁静优雅的体验。

受到禅宗与侘寂美学的影响,赤贫风将装饰中的纯粹主义发扬光大,放大古朴的质感,把细节做到精致,呈现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寻找粗犷和细腻之间的平衡。

当墙面以立体的形态出现,不论是具有节奏感的竖条波浪纹,还是三维凹凸的二方连续方块,为空间带来的生动浮雕质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千百种姿态,仿若演奏光与影的赞歌。

谈起设计师Andre Fu,温文尔雅的性格特征就马上会浮现眼前。师从极简主義建筑师John Pawson,擅长将诗意的东方元素运用在其作品之中。自从带领自己的设计公司AFSO设计了一系列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和公共项目,诸如贝浩登上海、香港奕居酒店、香港瑞吉酒店等,设计产品也一直是他的兴趣所向。近年来为Louis Vuitton、太平地毯、Lasvit等国际知名品牌创作了作品之后,他于2016年创立了Andre Fu Living,秉持在繁忙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回溯反思的信念,他的设计哲学体现在高效创作的150件家居用品和装饰配件上,包括家具、餐具、毯子、文具、灯具、床品、地毯等。最出彩的作品之一屏风即是源自东方的设计,榫卯结构和木制材料由表及里地将东方元素蕴含其中。

在Andre Fu看来,最难得的是在繁忙工作中,一个人相对安静的状态,他享受这种状态,在家欣赏风景,静思写作。设计师的作品最直接地反映了设计师的生活方式,通过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惬意的生活氛围和优雅的生活美学。

若隐若现,看不见的光源,轻盈清透,薄如蝉翼,这不都正是东方的审美观吗?作为装饰性灯具,本不需要具有照明的功能,于是设计师在灯具造型与光源这个课题下足了功夫,空灵与温柔并存,真的值得细细品味!

塑料革命正在成为设计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米兰展,米兰画廊主兼收藏家Rossana Orlandi发起一项名为“无害的塑料”的项目,旨在改变大众对塑料的看法,并提倡负责任、正确地使用塑料这种物美价廉的工业材料。她联合一系列设计师及艺术家,用各式“无害”的塑料形式来设计,创造出既环保又具有艺术价值的现代塑料制品。

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工作室Formafantasma在2019年米兰展与Dzek合作,创造全新ExCincere系列瓷砖,以火山熔岩灰作为材料,进一步探索火山熔岩在设计中的可能性和创新。Formafantasma早在2014年就推出De Natura Fossilium项目,探索由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玄武岩,搜集材料进行创作和设计。而ExCincere项目更像是探索材料的晋升版,火山灰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由破碎的岩石碎片、富含镁和铁的玄武岩等组成,为了在设计中呈现5种不同颜色的釉料,设计师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研究材料的配比、釉料颗粒大小、烧制温度,在呈现不同层次色彩的同时,还要防止在烧制瓷砖的过程中出现裂纹或爆炸,保证产品制作的稳定性。ExCincere项目是对火山熔岩灰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新的诠释,也进一步表现设计材料与自然力量之间不可分离的共生法则。

设计早已不是只为解决问题,它经历了装饰主义,去装饰化,但设计师们当下正思考如何将功能性部件以更加艺术性的手法呈现。皮革带这种语言带来的设计,更像是一件装饰品、艺术品,减去繁复多余不具功能性的装饰细节,保留骨架核心且画龙点睛的部分。

近年来,模块化家具的趋势愈演愈烈,灯具亦大行其道,不仅实现了变化的多样可能,更能适应不同尺度空间的需求。此次米兰设计周期间,Flos发布了由德国设计师KonstantinGrcic设计的全新模块化灯具Noctambule系列。Noctambule在意大利文中意为“午夜出没的行者”,吹制而成的圆柱形玻璃通透利落,在白日里几乎缥缈无形,而当夜幕降临,圆柱两端的LED灯条被点亮,便立刻化身华丽主角。

打破传统的造型,让餐桌更艺术一点吧!融入建筑语言、有机形态,或是氧化变色质感的材质,餐桌也要突破本身的功能限制,饱含艺术的气质也能独当一面。

對于户外家具,编织绳结的手法早已不新鲜,而运用在室内的沙发座椅上,把皮革带直接排布在其骨架上,不仅能起支撑的作用,同时带来自然亲和的触感体验,其正面背面充满细节和质感,更是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设计师设计
小小设计师
幼儿100(2022年37期)2022-10-24 01:52:52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2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师的存在
现代装饰(2018年1期)2018-05-22 03:04:49
推荐一个设计师
现代装饰(2018年4期)2018-05-22 02:57:07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