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组
天门市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大整改、大整顿、大整治为主题教育增温。
严排细查“摸底把脉”。对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六大病症”,对全市621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排查,确定53个基层党组织作为整顿对象,切实做到“软、乱、穷、散”村不捂不盖,应纳尽纳。坚持高位推动和重兵出击,对30个矛盾突出、问题严重的重点软弱涣散村,市委直接拿在手上抓,组建整顿工作“尖刀班”,10个工作组住村蹲点调研,调研工作做到“一走遍四必谈”,力争将情况谈深谈透,将问题找准找实,切实摸清软弱涣散村“脉象”“症候”,为精准施策打牢基础。
优化班子“强筋壮骨”。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整顿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选、引、派、聘”4种形式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配齐配强。换届后,对软弱涣散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回头看”,调整履职不力的“两委”干部。深入实施农村“123”人才工程,从严从实抓好后备干部选配,确保每个村(社区)选聘1名荣誉书记(发展顾问),储备2名年轻后备干部,培养3名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从基层组织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农村“三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6大领域着手,一村一策“解剖麻雀”,制定个性化整顿方案,将整治任务分解到人,细化到天。针对阵地不达标问题,实施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明确将软弱渙散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按照“一村一景”高标准建设;针对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认真开展村党支部“为民服务十件实事”和每月财务流水账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针对村副职干部待遇偏低问题,市乡两级每年追加投入500万元,鼓励有条件的村从当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额外进行奖励;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积极推动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生产桥整修、泵站水闸维修、沟渠疏浚等民生工程落实落地。
压实责任“标本兼治”。坚持把交责任、传压力贯穿整顿全过程,明确将软弱涣散村(社区)集中整治纳入2019年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整顿不达标的一律不得评为基层党建“一类单位”。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软弱涣散村(社区)工作制度,每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1-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压实拧紧乡镇(街道)党(工)委抓集中整治的主体责任,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第一责任人,对重要事项做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指导、亲自督办落实。实行整治工作月督促检查机制,每月5日召开督办组组长联席会议,定期沟通情况,调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