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市创新开展“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通过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自评、互评、组织评定,把合格党员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有效破解了党员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的现实问题,形成了广大党员争“十星”、创先进,当先锋、促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实践中探索出加强党员日常星级教育管理新路子。
在实践中,由党员所在支部具体组织实施,按照“一诺三评创十星”(即年初公开承诺,全年对标践诺,年底开展自查并通过个人自评、民主评议、组织评定的方式,确定得星)为主要内容,按照设星、诺星、定星、用星的基本程序进行。
分层分类科学定星。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多元结構等特点,强化顶层设计,实行各领域合作管理党员、分类争创“十星”。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设定“十星”的类别、内容和标准,科学设置共性星和个性星。对照“四讲四有”标准,设置6颗共性星,即政治星、宗旨星、学习星、法纪星、生态星、新风星;个性星由党员本人依据自身实际设置。在创建内容和标准上,对每颗星明确3-5个正向要求和2-3个否决条件,使承诺有方向,创建有标准。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相关要求,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星级内涵标准,使“十星级”争创与时俱进、常创常新。
贴近实际公开诺星。年初,党员按照党组织设定“十星”的内容标准,结合岗位特点、中心工作、能力素质、特长禀赋,作出具体实在、便于操作、体现先进、能够兑现的承诺事项,并由所在党组织审定后通过网站、党务公开栏、书面承诺书等方式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例如,农村党员对照“帮扶星”,郧西县河夹镇火车岭村党员柯尊泉承诺“2018年养殖35头黄牛,力争出栏10头,养殖收入达10万元以上,并带动2户贫困户饲养黄牛”等等。通过科学设星,因人诺星,使承诺内容,可量化、可考核。
规范程序民主评星。建立“党员自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评定步骤,党员日常将争星践诺情况详细记入《党员手册》。每年底,每名党员对照“十星”具体内容标准,围绕年初公开承诺事项兑现落实情况,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定星。在此基础上,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等程序,进行民主评“星”,在征求执纪执法部门意见后,由党支部综合党员日常表现、发挥作用等情况,确定“星级”评定结果,并将“定星”结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健全机制合理用星。健全完善了县级主导、乡镇主管、部门主帮、组织主抓、党员主体的“五级联动”争创机制,制定科学考评办法,实行年度效果评估。对评定为“十星级党员”,县、乡、村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凡是没被评上“十星级”的党员,不得参评为党建类先进个人和年度优秀公务员。对连续3年评定为五颗星以下的党员,结合民主评议党员给予相应组织处置。同时,对评定命名为“十星级党员”实行动态化管理,不搞终身制,每年底对本年度“十星级党员”进行考评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