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木性,以木造物,追求精细木作技艺的极致,追寻红木文化艺术的高度,是杨金荣一直在做并将持续做下去的事。
杨金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细木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从事红木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四十年,在新产品设计、新材种开发、新设备引进、新工艺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心得。代表作品有竹节椅、双开门雕花架子床、藤面对料乱冰格上挠度踏足圆台凳、汉风大画案,专著《红木文化谈薮》等。
“一说起红木,就有人问是什么年代、什么材料的。仿佛红木的价值除了旧和材料,就没有其他。”在中国国家图书馆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精细木作技艺与红木文化艺术”专题讲座中,主讲人杨金荣如是说。
什么是红木?什么是红木文化?什么是红木艺术?如何品鉴红木制品?这些问题,要真正说清楚是有不小难度的。
杨金荣在红木行业钻研了40年,见证了当代红木行业的复兴与发展,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让红木在技艺、行业、文化、艺术上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以红木为业
作为红木领域的专家,杨金荣却是“半路出家”的。
1979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工艺品成为出口创汇的畅销门类,各省份开始独立创办工艺品公司。1980年,江苏省外贸部门在全社会招募人才。此时,杨金荣正值30岁。九年前,随着第一批知青上调,他被选拔到工厂工作,从打铁锻造到负责车间计划调度,练就了不错的技术能力和统筹能力。听闻这一机会,杨金荣立即报名参加了考试。凭借扎实的英语底子,他顺利通过并被分配到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从事红木和漆器的进出口工作。
在鼓励良性竞争、扩大经营的国家政策支持下,各省口岸开始自主发展工艺品的进出口事业。1980年7月,新开设的江苏口岸从上海口岸接收了客户名单、产品货号等资料。红木制品都有标准尺寸,从上海口岸移交过来的货号有1500个,其中很多尺寸不适合现代的形式,出口时遇到了难题。杨金荣坚信:“传统不是因循守旧,传统的精神不能变,但是形式一定要适应新的需求。”于是他将所有出口家具尺寸背下来,给全省的红木设计师讲解出口家具标准尺寸,同时将货号精简到300个,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如第一台红木机械设备、第一台西德进口的干燥机等,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1983年,江苏红木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实现各项指标全国第一。杨金荣开始思考:江苏红木出口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占全国一半,接着占全国7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杨金荣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新设想:外贸部门管材料进口、产品出口;工厂主抓红木制品的生产;单独成立外贸设计中心,将各工厂优秀设计师集中起来,研究每年应该推出什么产品。这样便可以科学分工,提高效率,扩大红木产业链。
可惜,这一设想遭到了领导的否决。杨金荣逐渐意识到外贸体制束缚了他的想法,于是1992年他离开江苏省外贸部门,继续研究红木文化,并开始独立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内销业务。20世纪90年代,红木内销逐渐兴起,市场上出现木雕工人转做红木、重工偏料等现象,从业者大多对红木文化和工艺理念认识不深,红木市场乱象丛生。此时的杨金荣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创办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在他看来:“必须加强红木实物研究和理论研究,全面恢复传统工艺,追求红木文化艺术的高度。”他要把红木文化的根固住。
1999年,依托于江苏工艺美术学会红木制品专业委员会,由杨金荣创办的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纯粹的红木研究平台,生产的红木制品不是为了进入市场,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恢复传统技艺,同时培养年轻的传承人。此外,也在用传统工艺制作一批经典作品,留给这个时代。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复制和创造,将积累的经验总结提升为理论,转化成文字,传授给后人。
固红木之根
在红木艺术创作过程中,杨金荣始终坚守因材施艺的原则,尊重木性。四十年来,他根据木材自然生长的实际状态与特性,采用以传统工艺为主的技法,制作出了一批兼具传统精神和时代风格的红木制品。
明式家具简练质朴,浸润着明清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圈椅为代表的明式椅子最能代表明式家具的艺术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杨金荣便有一个愿望:“我要设计一把最适合现代人的圈椅,同时又具有传统精神,从理念设计到制作工艺都要超越明代。”
经过几十年不停的修改、调整,杨金荣设计的竹节圈椅、第七代圈椅都已达到近乎完美的艺术水准。其中,竹节圈椅用木质做出竹子的关节感,所有的竹节均由榫卯结构呈现,看不出丝毫拼接的痕迹,坐在椅上既舒适无比又能保有端庄的人体形态。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代表谦虚、刚直不阿的气节和节节高升的吉祥寓意,选择竹节作为圈椅的表达元素,蕴含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另一件作品素圈椅如今已设计到第七代。传统圈椅的功能是正襟危坐,而现代人的理念则更讲究舒适自由。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杨金荣认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持久满足人类身体和灵魂愉悦的需求,就是好的椅子,不應拘泥传统。”于是,他将椅子前面调整得更高一点,后面调整得更低一点,将直线变为流线,让人落座时可以更舒服地倚靠。
此外,在制作过程中,杨金荣发现压条(紧贴外框,用于固定藤面的木条)和面边(椅子外框)的木材颜色不一致,因此摸索出新的工艺—面边压条一体化制作工艺,即在一根木头上,先把压条开下来,将藤绷好以后,再将压条通过特殊的榫卯工艺连接到面边上,使其严丝合缝,从视觉效果上看是一个整体。同时,为了让圈椅“天圆地方”的特征更协调,杨金荣将圈椅的下半部分调整为一个偏向梯形、带有弧度的“方”,并把背部腰线收紧。杨金荣说:“圈椅的外形可以改,但传统的精神、工艺的精华、天圆地方的核心内涵不能改。”经过前后七次的修改、调整,时尚、现代、传统、优美成为圈椅最后的状态。
藤面对料乱冰格上挠度踏足圆台凳是杨金荣的另一件(套)代表作品。整套作品包含一张圆台和若干圆凳。台面和凳面是用印度尼西亚米藤在木作结构上绷制而成的。如果木作结构稍有一点偏差或不牢,那么在绷藤的过程中作品就会扭曲。所以,为了增加台凳的坚固性和抗压强度,杨金荣将小块木料用精巧的榫头拼接成面。整个底面乱中有序,木料榫卯相交形成的冰格纹无一相同。这种将小料以榫卯结构攒合拼接,组成各式几何纹样的工艺,北方叫攒接,南方叫对料。同时,杨金荣使台凳底面中间部位略微鼓起,形成3厘米左右的拱度,也增强了抗压性。整套作品不仅实用、牢靠,而且给人以轻盈、空灵之感。
“挠度”一词特指构件受到外力时发生弯曲变形的程度。杨金荣借用这一专业术语,将这样的木作结构总结为“对料乱冰格上挠度踏足工艺”。这些创新的制作工艺丰富了中国精细木作技艺的传统,所总结的科学规范也使红木艺术有了更多的技术保障。
为红木正名
杨金荣长期坚持红木文化艺术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验证、研习传统,并认真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同时又在实践中校正理论,总结出红木文化艺术载体论和三大属性论、红木艺术价值论、红木艺术审美原则论、红木学研究及其学科分类等一系列学术理论成果。
红木是什么?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杨金荣认为:“中国人把性坚(比重重)、质密(毛孔细)、纹美(纹理美)的阳材(暖色系木材)称为红木。从本质上讲,红木是一个文化概念,它包含了木材、制品、文化和艺术四层含义。”木材和制品是载体,文化和艺术是灵魂。红木艺术是以红木材料为载体的工艺文化发展到高端的表现形式,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保值性三大基本属性,可以从选材、造型、结构、雕塑、和谐五个方面来考量。
红木文化作品简称红木制品,主要分为雕刻艺术品、结构型雕刻摆件和艺术家具三类。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木的认识被局限在家具、木材或木雕领域,因而无法全面透彻地认知红木的本质及价值。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总结中,杨金荣提出了红木学的概念,并试图建立完整的红木理论体系。在他看来,以红木文化为内涵的红木学理论,主要涉及木材学、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造型美术、雕塑艺术以及精细木作技艺六大学科或领域,且每一领域均包涵了专门的学科或知识。
红木经济是很多红木爱好者关注的问题。在杨金荣看来:“红木是个文化问题,如果大家的行为限制在经济范围内进行,就会走偏,因为经济的方向和文化的方向在红木领域有时是不一致的。譬如文化追求差异性,而经济则追求同一性。”现在文化、科学和经济交融在一起,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了红木行业乱象的产生。
针对我国当下以红木为标志的木作行业的不景气状况,杨金荣认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己责无旁贷,当勇挑重担,将多年木作行业产业化理论大胆付诸实践,并努力把一生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公开透明、有序地转化为服务全社会大众的文化产品。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并欣赏真正的红木艺术,2017年杨金荣创建了占地500亩的茅山红木艺术馆。他希望,通过展示近代以来不同时段的红木实物资料,让世人近距离地触摸江苏当代红木发展的历史,全方位地了解紅木的本质,身临其境地见证红木室内陈设文化和艺术魅力。
“我负责解决高度问题,我的弟子来解决维度问题。非遗创造了高度,产业化扩展维度,两者同时进行才是一个完善的传承发展体系。”杨金荣说,利用科技降低工艺成本,让红木技艺的精华走进现代生活,让红木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让大众分享国家非遗保护的成果,才是对传统工艺的真正传承。
王永强,就职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