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成就量子“梦之队”

2019-09-10 13:49:51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国科大光量子潘建伟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运营,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诞生……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身影。

第一次在因斯布鲁克大学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潘建伟就确立了科技报国的理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潘建伟坦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但的确反映了他们那一代人希望改变我国科技领域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跟随水平的迫切心情。1999年,潘建伟参与完成的量子态隐形输送的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01年,潘建伟学成回国,在中国科大组建团队。归国之初,面对幼小的女儿提出“为什么要回国”的问题时,他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做点事!”

潘建伟始终认为,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密不可分。他的爱国思想和实际行动,也深深地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潘老师的爱国情怀,打动着弟子们的心。”潘建伟团队成员陆朝阳坦言,他们出国深造的弟子与老师有一个“君子之约”,学成之后立马回归,报效国家。“潘老师之所以送我们出来,是他对于团队建设的提前‘布局’,让我们学习国际最前沿的技术,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带回国。”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上海诞生,比首台电子管及晶體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100倍,创造世界纪录,陆朝阳正是这一成果的“重要功臣”。

20多年来,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等一直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辛勤耕耘。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运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诞生……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不仅让中国“全面领跑”世界量子通信研究,使中国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更是提振了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信心。

“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在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墙壁上,醒目地镌刻着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的这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奋斗,贡献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在潘建伟看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老一辈科学家通过他们的努力为祖国的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一代科学家,他们更要通过科技创新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去奋斗,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中国科大光量子潘建伟
山东省光量子信息与调控特色实验室
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研制成功
发明与创新(2021年9期)2021-12-06 22:04:23
光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2020年1期)2020-08-24 08:08:12
握手之间
——郭沫若的中国科大情怀
郭沫若学刊(2019年4期)2019-12-30 11:31:28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华声文萃(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中国科大研制出用于室内雾霾净化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材料
“量子之父”拳拳孝心:此生已许国豪情天地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当代贵州(2018年21期)2018-08-29 00:47:20
中国科大:低调的牛校
决策(2016年7期)2016-10-21 14: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