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 坐了八年冷板凳

2019-09-10 13:49:51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冷板凳手性研究成果

提到冯小明院士,学界首先想到的是他及其团队以手性双氮氧-Sc(OTf)3配合物催化剂实现的首例催化不对称Roskamp反应。由冯小明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的努力,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獲得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自然新闻刊物《自然—中国》评价这一研究工作是“令人鼓舞的手性”。这一研究成果,入选了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相比巨大的荣誉,冯小明院士及其团队的科研起步却显得颇为坎坷。自1999年开始手性双氮氧类不对称催化剂的研究,直到2007年成果初显,冯小明院士老老实实地坐了8年的冷板凳。他坦言道:“这8年其实很困难。”虽然困难重重,但冯小明院士依然坚定地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是冯小明院士在接受采访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坚持的人生准则。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冯小明院士,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他十分强调教师在能力启发和知识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不好科研、教不好书,都不是好老师。”

在获得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奖后冯小明院士表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爱科研则中国科研强。未来科学大奖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研成果,提振中国科学的信心,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致力于培养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科研精神,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学科学、爱科学,从而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科学研究,成为促进中国科学发展的新生力量。

◎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

猜你喜欢
冷板凳手性研究成果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分子催化(2022年1期)2022-11-02 07:10:30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冷板凳”是什么板凳?
什么样的板凳叫“冷板凳”
童芷珍忆半生修书往事,40年后依旧“冷板凳”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河北地质(2017年2期)2017-08-16 03:17:20
赵忠贤:坐得住“冷板凳”才能一战成名
创新时代(2017年4期)2017-05-06 13:14:38
利奈唑胺原料药中R型异构体的手性HPLC分析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中国水利(2015年24期)2015-04-25 08: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