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姚桐斌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个贫苦家庭,但他靠着自己的拼搏与卓越的天资以及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一步步走出国门,走进了世界顶尖的英国伯明翰大学。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身在英国的姚桐斌激动不已,在英国各地奔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他高调的爱国活动却引起了伦敦警察的注意,不得已于1953年秋天,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在联邦德国的4年中,姚桐斌专心致志研究金属液体理论,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在此期间,姚桐斌思想上也有一个飞跃,由一名爱国者变成一名共产主义战士。1957年,姚桐斌决定放弃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放弃优渥的待遇和生活回国。
1957年底,姚桐斌一回国,便被任命为当时中国唯一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703所所长。其间,姚桐斌带领着703所的同志,在严苛的条件下争分夺秒,经过反复分析试验,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这之后,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于新型号的火箭上,使火箭发动机的高温大为降低,同时还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从1960年至1965年,703所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的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是因为姚桐斌等老一代航空人奠定的坚实基础,才有嫦娥、神舟飞船上天!才使得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 来源|新华网
◎ 图片|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