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界的网红你买单不?

2019-09-10 07:22:44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烟酰胺原液护肤品

Olay去年大火的小灯泡系列,意外地带火了一个其实并不算新的护肤成分——烟酰胺(nicotinamide)。它是维生素B3的一种衍生物,又称维生素PP、尼克酰胺……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糙皮病及口角炎、舌炎等,在护膚抗衰老上最主要的功效是应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等问题。而Olay的美白系列中,烟酰胺也起到了抑制黑色素加速堆积、辅助美白的作用。其实相比维生素C、果酸等成分,烟酰胺在美白上基本上算是助攻的角色,但是,它可以缓解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对于皮肤的刺激、促进肌肤屏障的修复,还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油脂分泌进而实现“缩毛孔”的效果,这就让它特别收获了很多的好感。

就算都是好的万分,产品中各万分珠浓度、配方才是更为重要的。

如此“万能”的烟酰胺在护肤品中应用已久,很多产品中都可以发现它的存在,比如玫琳凯(MaryKay)的LumiVie、贝德玛(Bioderma)的赋妍保湿修护霜、修丽可(SkinCeuticals)的发光瓶等等,只是,大多数的产品之前并未把它作为一个主打成分来宣传而已。

那为什么突然就变成网红了呢?家弘老师分析了三点因素:

第一,Olay所有线都有它的身影,可以看出品牌倚重此成分,研究势必鞭辟入里。

第二,烟酰胺在科学上有非常多的文献数据研究支持它可发挥多种护肤功效,能解决皮肤常见的问题,比如痘痘、暗黄、美白、抗老、强化屏障、控油等,可谓万能成分。

第三,KOL成分党们大力且频繁地科普它的美容功效,便让大环境营造出含有烟酰胺就是有效产品的氛围。

既然已经有了“网红”效应,知名度无需再费劲去推广,一时间,很多新上市的护肤产品都宣称添加了烟酰胺成分,甚至,不少产品先把烟酰胺内定成为了主打成分,再来确定其他成分配方。

现在的包装法规中,所有的成分都会依含量高低列在包装成分表内,每个人都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美容界从来不缺“成分党”,把每个产品的成分研究透虽然不是坏事,但有时也是个伪命题。就算都是好的成分,配比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

首先,浓度非常讲究。就拿烟酰胺来说,也会有刺激性,不合适的浓度也会导致过敏和不耐受。另外还有酸碱度的范围也要精准把控,需要pH值稳定在6左右,否则会变成致敏性的烟酸。而每一个产品,通常都有几十种成分,要确保每个成分能够和平共处又能各自发挥应有功效,是个绝对不简单的命题,配方生成后,还要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和测试,确保安全有效才能推出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产品的研发会经历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在玻尿酸成分盛行的时候,网上就流行玻尿酸“原液”,很多人都会觉得如此强效保湿的成分,当然是越浓越纯皮肤吸收得越多越好!而且玻尿酸和烟酰胺都是我们本身皮肤中就有的成分,不会有什么不好。事实是这样吗?

家弘老师认为,以原料界的视角去看,现在产品的成分确实都往更高“纯度”去努力,以降低不纯物可能造成的肌肤刺激。迷信“原液”,就等于直接去拿化学原料来抹,真有那么神奇又简单的话,还需要护肤品配方师做什么呢?就拿近期非常热门的烟酰胺来说,其造成肌肤刺激的是所残留的烟酸成分,各大原料厂都在降低烟酸的残留在百甚至几十个ppm左右。配方上也看到多个品牌更“尊重”高活性的原料个性,在多数成分极其怕水的情况下,制成低水、无水配方,逐渐蔚然成风。

德国品牌Barbor可以说是玻璃小安瓶的缔造者,每一支即开即用正好是一次的量。品牌的研发初衷是:高效的活性成分之间可能会起反应,需要的pH值环境、油溶还是水溶的性质也不一样,并不适合都放在一起,所以他们按不同需求推出了14种安瓶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原液”,而是尽可能保留单纯高浓度的某个成分让它发挥某个作用,这也是衍生出“原液”的由来。

成分绝非是“好产品”的代言者,产品的好坏还关系到配方、制造工艺,也就是成分之间的搭配禁忌或相辅相成性,这些都不是一般的成分党们所知晓的。标榜X倍浓度的产品大行其道,一味追求单个成分的高浓度也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我们使用的产品是多个成分互相协同,非学术上仅用一个成分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所以,看到此类产品时需要三思,就算使用,也建议先局部测试,避免造成大过敏的灾难。

你会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产品呢?现在有很多

研究成分的成分党、专家,以及专门交流成分的公号平台和App,可以把每一个新品的成分都列举出来进行比对,了解起来非常方便,也会有很多的测评和试用报告,确实十分容易种草。

对此,家弘老师表示:“从科普角度来说,这是好事,最起码可带动消费者的学习兴趣,让彼此沟通时处于一个频道上。但从实务上来讲,只有科普成分而没有更深至配方技术面的讨论,事实上对于消费者而言,多半也是雾里看花。

这些产品也含有烟酰胺成份

1.紧致抗皱颈霜(NaturaBissé)1960元2.酵母原液修护安瓶精华液(Chando)199元/7支

3.臻白焕彩精华液(SkinCeuticals)980元4.水感透白臻粹修护精华露(Olay)450元5.LumiVie亮采原液精华面膜(MaryKay)318元/5片

护肤品不像药物,必须临床有效才能推出市场,所以一般消费者在没有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很难透过标签等信息就知道产品是否适合自己或真实效能如何。

如果品牌研發都是以“网红大推的成分”来混搭成一支产品时,势必会稀释掉科学研究这块,更夺走配方师用心做好产品的权利。所以,期望大家科普成分时,应有更多科研面来支持,避免走向华而不实的世界。

护肤品的研发界一直在不断地开发更有效、更安全、更全能的成分,每个不同的阶段,确实也存在过红极一时的成分。“像是玻尿酸、神经酰胺、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白藜芦醇、A醇、胶原蛋白等,这些成分在护肤品界都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家弘老师说:“走红成分有两种状况。第一种是烟花式的,主要是商家联手网红炒作出来的,实际运用上对皮肤的益处并不大。第二种是恒常稳定式,其它突然爆红的成分并不能撼动它们的地位,共同的特征是有着严谨的科学研究支持,效果有目共睹。”

比如:当消费者都认同日常保湿很重要时,玻尿酸(透明质酸)以保湿天王的姿态深植人心;当大家都知道清洁很重要,但过度清洁易破坏皮脂膜,让肌肤敏感脆弱时,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便成为温和洁肤的代名词。

独家科技成分:一个品牌或者集团有没有投入在研发上、有没有专利成分是判断一个产品非常重要的指标。每一个影响行业的大品牌都有自家的独家法宝:比如SK-II的PiteraTM,资生堂集团在美白成分上的4MSK,欧莱雅集团专利独有的抗老修复成分玻色因,以及防晒的专利麦色滤科技Mexoryl®SX和Mexoryl®XL都有着独家垄断优势,但别的品牌无法用,所以它们不会成为“网红成分”。

配方配比:除了考虑各种成分之间最有效的组合比例,还要考虑运输、存储、不同气候环境中,以及保质期内,这个配方是否稳定有效。通常标注的保质期,只能保证在此期间内不腐坏、不产生对皮肤有伤害的物质,却并不能保证成分的有效活性。所以,“囤货”真不是一个聪明的习惯。

渗透技术:有了好的成分配方,如果只是留在皮肤表面就被氧化了,就什么作用都没有了。如何能让皮肤更好地吸收?并且让合适的成分确保在应有的皮肤层面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普通宣传中不会告诉你的。黛珂(Decorté)20多年前最早采用多重层微脂囊技术,可以让保湿成分渗透进皮肤更深层,使得小紫瓶一鸣惊人。

安全性:越是效果卓著的成分,往往越不稳定,甚至具致敏性。如何把控一个合理的浓度并确保和其他成分和平相处共同发挥作用是个大学问。另外,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香料等成分,都会加大致敏可能。所

以,多数品牌会选择更为保守安全的产品,效果是其次考虑的事情。但还是有很多品牌选择了安全与效果兼顾的其他方法。比如崇尚植物科学的希思黎(Sisley)会选用既有护肤作用又天然安全的植物精油来尽量减少防腐剂的添加,但这个成本实在比只选择安全低浓度组合的化学配方要高出太多了。

·要看品牌背景和业内影响力。比如有没有专利成分、有无专业领域的发布文章等,这是品牌的技术和安全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要看广告是否夸大效果。荒腔走板的宣传,也许是产品效能不佳的遮羞布。

·不盲从不跟风。没有按自己需求去发现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而是随波逐流,很容易入了“金玉其外”的坑。

猜你喜欢
烟酰胺原液护肤品
实话实说,护肤品有平替吗?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2
简婷婷:用爱打造“百年民族护肤品牌”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7:32
应用前景广阔的原液着色纤维
2020春夏原液着色纤维色彩流行趋势
打造植物护肤品,你得先懂中医
中国化妆品(2018年5期)2018-06-28 06:22:10
超细、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实现量产
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项目“年审”
潮流护肤品购物攻略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0:11
烟酰胺甲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烟酰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