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坚
摘要:现代的中国各方面都在蓬勃发展,音乐方面更为突出,其中极具特色的广东音乐,也越来越受普通大众的喜爱,其中的《双声恨》、《步步高》、《扬琴》等最为突出。在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广东音乐之后的发展,成为了我们应该主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框架;发展道路;改革传承
引文:明清时期,八音班在台山进行了有效的变革,将戏曲与流行歌舞相结合,使得广东音乐派生出了更多的类型,而进行演绎的乐器,主要包括粤胡、秦琴、笙、铃、木鱼等。广东音乐作为我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早期与现代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框架、发展的道路及对如何广东音乐进行变革和传承等方面,使得读者更为了解广东音乐,也方便找寻传承的方法。
一、早期广东音乐与现代广东音乐
在1920年,江南丝竹影响甚远,广东音乐受其影响,高胡逐步的代替传统音乐器材,成为主奏乐器,并称为“三件头”的还有扬琴和秦琴。在1950年后,广东音乐也到了自己的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当时主要的传媒工具(电台),几乎在每个频道休息期间,都是广东音乐的旋律,舞台、剧场等,广东音乐也是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当时作为中国音乐的标签,广东音乐以轻快的旋律、明净的曲调及动人的歌词收获了大量中国人民对它的喜爱。
广东音乐在近代的发展,离不开陈培勋、马思聪、王建中等人努力,他们将西方乐器与广东传统的演奏方式相融合,在我国引进西方文化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西方国家,我国将西方乐器与广东传统演奏方式相融合所做出的作品,不但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高评价。由器材钢琴演奏的《旱天雷》、《平湖秋月》和由器材小提琴演奏的《思乡》都是具有广东音乐民族风格的作品。
二、广东音乐框架
广东音乐结构简单,以至于在演奏时所表现出来音乐轻快、干练、不拖泥带水,表现手法丰富但却不复杂,演奏器材花式多样,搭配更为复杂,所涉及的音域也是极为广泛,特殊的艺术魅力更是充斥其中。曲目的主题一般也是旋律鲜明,优美,让喜爱音乐的乐迷们在听到广东音乐后耳目一新。
在广东音乐的绝大多数作品中,彼此内容的更换频繁,但主题依旧突出,这就使得广东音乐更具地方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作品还属《双声恨》,其取材于牛郎织女悲惨的爱情故事为题材。乐曲刚开始演奏节奏缓慢忧愁,多重旋律的重复更是深沉,凄惨之情演绎的惟妙惟肖,后面的节奏加快,速度越来越快,力度更是越来越重,表明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其中能表现出不同特点的乐器搭配,如用革胡、大革胡等来演奏马蹄声,雨声能让人身临其境。
在广东有个成名的说法,当地有大型活动,演奏相关曲目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就如,广东位于我国南方,其水乡,水景也是独具特色,赛龙舟比赛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比赛项目中最为重要的那个,此时所应演奏的《龙舟夺锦》,尽快的节奏表达了人们奋勇争先、勇夺锦标的激烈场面,而音律的此起彼伏,象征着胜负不到最后,无人知晓,也表达着第一不要骄傲,最后一名也不要气馁。唢呐从广东音乐刚开始起步,就有一种很少见的乐器,但在赛龙舟的比赛中,唢呐以强劲有力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赢得了人们对它的赞美。
以生活为主要题材,是广东音乐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例如:封建社会中守寡的女人(丈夫离世),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社会的艰辛,而且还要受到被人歧視的冷眼,由此而产生的悲怨情怀是乐曲《寡妇诉怨》主要表达的情感,当然乐曲深处是为了让人们体会到他们自己生活的美好,希望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广东音乐发展道路的曲折
文革期间,风云突变,广东音乐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间,因广东音乐自身特点不能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且广东音乐内容太过于不现实,导致受到了革命小将的严厉打压,几乎是在文革刚开始,就面临着毁灭。五六十年代,曾在中国上层社会中流行的交谊舞,也在文革中停止直至八十年代重新盛行。一个阶级的兴衰是需要相关条件的,而广东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受到政治的制约,所以要研究广东音乐之后要走的道路,自然要弄清楚当时的政治状况,以方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文革结束,思想束缚逐渐被打破,并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观念逐渐盛行,广东音乐也逐步发展,重新达到黄金期,开始了广东音乐的春天。在当时盛行的交谊舞中,伴奏音乐也是由西方乐器和东方演奏方式组成,当时以《步步高》及《连环扣》等最为典型。
四、广东音乐需要改革和传承
随着全球一体化,各国文化也是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文化发展的巨浪中,我国广东文化如何发展?是主要的研究话题,是继续不做改变,稳步发展;还是改变方向,挑战极限。吸取了近代历史的经验,故步自封是不可取的,改革与创新才是正道,研究主要是为了增大改革成功的概率。广东音乐现在主要是以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式进行表现,我国通过对广东音乐进行保护,既保留了传统的技法技巧,又能使得音乐爱好者提高对广东音乐的喜爱。随着我国工艺手段的加强,各种乐器层出不穷,多旋律,多方面的进行改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社会主义文艺演奏道路上,应时刻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并告诉文艺工作者,文艺应包含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情感和灵魂,广东音乐更是对当地风俗文化,地方特色,历史背景的描述。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竭尽全力的保护和传承。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广东音乐也是做了一些变革,研究出了更多的样式,使演奏方式更简便,内容更丰富,旋律更为动人。通过对早期广东音乐与现代广东音乐的研究、大体的音乐框架、发展的历程及如何进行变革和传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也对广东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在对广东音乐发展的研究和决策上会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培伋. 广东音乐的现状与传承的探讨[J]. 艺术评鉴,2017(23):76-78.
[2]陈芳毅. 广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 艺海, 2017(07):68-70.
[3]李红. 对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几点思考[J]. 文化遗产,2008(03):147-153+159-162.
[4]余辉辉. 浅论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关于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几点思考[J]. 歌海,2007(04):8-9.
[5]胡远慧,张珺怡. 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 音乐时空,2016(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