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新闻访谈中记者角色探索

2019-09-10 01:14陈笑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访谈记者新闻

陈笑非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喜爱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不少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已成为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依托电视媒体优越的传播手段,电视新闻访谈记者为其他媒介提供了些新颖的采访理念,对记者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闻;访谈;记者

一、记者和访谈对象的所有语言符号都展露无遗

文字记者在细节、环境和情感的描述方面的优势在对话中难以体现,只能依托精彩的问题或追问之下精彩的即兴对答去展示人物细微和深刻的内心世界。而电视新闻访谈似乎是一种赤裸裸的传播媒介,观众不仅仅是靠记者的提问来判断这个记者的采访水平,他依靠的甚至是记者脸上非常细微的表情、眼神来判断。

二、对话体新闻对“专家型”记者的呼声更高

在几乎所有的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模板中,“对话式访谈”是笔者向来最看重的方法之一。笔者一直以来就认为,对话体新闻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仅可以保证交流的“平视”、“随意”,直至“充分”,更重要的是,它还为交流者思绪的相互激发、跳荡、砥砺、连缀、游离等等提供出最完美、最饱满的空间。世界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报道各国风云人物,所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文体。上海《文汇报》曾经在头版开辟了一个栏目,叫做“对话录”,就是专门发表对话新闻。这个栏目的宗旨是:“要让国内外的一流才俊贤达、有识之士次第亮相,放言縱论,以期活跃思想、拓展视野。”该报采取记者和权威人士对话实录的方式,报道大家关心的话题,把那些才俊贤达的思想观点引发出来,给大众以启迪。记者是个“万金油”,什么都懂,又什么都懂得不多,笔者分析,这一现状是在内容上制约对话体新闻采写的一大因素。其实,对话体新闻属于观点新闻、思辨新闻一类,其特点是:不以报道事实本身为主,不是纯粹“以事实说话”,而是以报道思想观点、认识判断为主,给人以启迪。对话体新闻,多数被采访者为权威人士,记者与对话人直面相对,思想碰撞,迅速将思想认识引向深入,时有火花迸发,有时妙语如珠。这势必要求记者与对话者的旗鼓相当。所以,对话体新闻是难度较大、对象较特殊、记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进攻精神的新闻专访。即记者本身要对话题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努力成为某一方面、某个问题的“半个专家”,有一点对话的资格和底气,然后,对话才能富有知识内涵,有声有色,不断引发新颖思辨和思想亮点,把问题迅速引向深入、科学和现代意识。

三、对话体新闻要求记者学会平视与倾听

做好对话体新闻的采写,的确有一些“真经”。节目主持人王志曾经“奉献”他的主持心得,其中核心的核心是“要平视采访对象”:“平视不应该是记者的眼光,应该是观众的眼光。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你要给他扶一下。”同样是央视金牌主持人的白岩松也曾详细谈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开播以来如何建立“平视”理念的情况。他说:“电视这些年的第一点,就是开始建立了一种平视的理念。过去记者似乎是一个墙头草,顺风倒,见到大人物就仰视,见到百姓就俯视。那么从‘东方时空’开始,大家慢慢学会了平视。”

同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目光和态度,记者在对话中呈现出善于倾听的姿态。在一期名叫《事故的背后》的节目中,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先期调查已经证明了一家药厂的污染问题,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几番较量后,柴静突然问了一句:“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对方回答:“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提起这段当时让自己很满意的提问,柴静却陷入了反思。她认为她的问题出在当时的姿态上。背向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叠放在腿上,然后用的是质疑的口吻,“难道你闻不到吗?”居高临下,那不是探寻真相真正的疑问。所以现在采访,她总是习惯性地身体前倾,这是一种倾听姿态。倾听,让她可以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新闻的背后就是心灵。

四、新闻是记叙文的一种类型,阅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形成四步阅读法。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如果是消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标题先获知消息的内容。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记叙要素,更何况是消息的话还有“5W”的要求。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理顺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这主要是针对通讯或新闻特写而言的。

四、辨叙述方式,分析布局特点

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通讯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的单个或综合运用。

五、做好对话体新闻要学会积累

著名媒体人杨澜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主持人靠“炖”不靠“炒”。展开来说,就是有一些新闻,就是像炖一锅汤一样是慢慢炖,不是炒肝尖、爆肚头那么爆炒出来的。比如新闻访谈类的节目,记者90%的时间是在做调查工作。这件事情来龙去脉是怎么样,各个方面的人是怎么说的......更多的是一种调查,是一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需要时间和阅历学习来慢慢沉淀的。笔者认为,在投入到对话体采访之前,记者的准备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平时的知识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所成,记者努力成为一个“杂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应有所了解。而目前记者的工作都有所分工,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体育等领域都有“把口”记者,这些记者就应该成为自己“把口”领域的行家。除非有新闻性,更多时候,我们将我们的积累作为一种储存,它将随时变成“新闻”,而不是必须、马上变成新闻。当我们需要这些资料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容地查阅、提炼出我们的观点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另一种准备,则是临时突击性的“进补”,记者不可能什么事都懂,新闻事件也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许多时候记者在获知某一采访任务时,对被采访对象缺乏应有的把握,就要想方设法搜集有关资料对被采访对象有基本的把握,然后带着受众关心的问题投入采访,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了解,在美国一篇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新闻作品,通常要花4周以上的时间进行采访,有的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反复地进行回访。对于我们,这当然是一种时间上的奢望,但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概念――花费一些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你的采访对象,将会提升稿件的质量。这对于记者自身的成长,其裨益远远超过多写几篇稿子。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2]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新华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访谈记者新闻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