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张栗娜
摘要:文章以踢鼓子秧歌为研究本体,在踢鼓子秧歌进入高校堂课后,对当地民间舞蹈文化,以及高校舞蹈发展,民间舞蹈传承进行研究分析,在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舞蹈学科课程,借助民间舞蹈教材整理的相关理论,探索高校现状,挖掘高校舞蹈发展。踢鼓子秧歌在山西晋北地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的影响下孕育而生,是山西文化瑰宝中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文章首先介绍踢鼓子秧歌发展现状,再整理踢鼓子秧歌在进入高校后教材的整理以及对高校舞蹈传承的意义。近年来,通过舞蹈进入校园课堂,不仅是重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系统的发展,更是重视本地地方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把握地方民间舞蹈的风格性,解析当地原生态风格影响下,被大众接受,且形成的据有剧场形式的新的风格动律。借助课堂教学,培养更多的舞蹈文化传承人,拓展大学生知识领域,同时也使学生更加了解当地民间艺术文化,为踢鼓子秧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备力量。增加了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民间舞蹈发展开拓了方向。
关键词:踢鼓子秧歌;高校;价值;影响
引言
目前,山西踢鼓子秧歌已在山西大学、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太原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舞蹈专业开设踢鼓子秧歌课程,地方民间舞蹈是每个地域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地理文化以及舞蹈文化的综合产物,而在踢鼓子秧歌发展过程中从田野原生态的形式中发展成为剧场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高校课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地方民间舞蹈在舞蹈专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增添了一个分支,同时补充了山西省舞蹈专业课程在本土民间舞蹈教学中的短缺,同时借助高校,可以培养更多人了解、研究踢鼓子秧歌,为踢鼓子秧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存基地,也拉进了对民间艺术与学生的距离,培养民族荣誉感,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在舞蹈文化发展走向剧场的过程中,也需要优秀的舞蹈演员,所以在课堂中还可以培养舞蹈专业艺术人才,为艺术人才与文化探究提供了实践平台。在高校编舞课程中,可以对踢鼓子秧歌的动作元素进行加工、创新,将时间和理论相结合,并且对踢鼓子秧歌剧目进行创新,借助新式剧目创新,增加大家对舞蹈的了解和知名度,可以更加有效的发展踢鼓子秧歌。进入课堂后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踢鼓子秧歌发展状况
1.踢鼓子秧歌概述
在山西民间舞蹈大宝库中,秧歌最为众多,秧歌类有踢鼓子秧歌、白店秧歌、踩街秧歌、地灯秧歌等。踢鼓子秧歌主要分布在山西晋北地区,大同、忻州、朔州地区,大同地区属于盆地,古时候匈奴、鲜卑、女真等民族都在此地居住,这样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晋北地区人民强悍的体格和坚强的意志力,影响了后人的性格特点。“踢鼓秧歌是融入舞蹈、武术、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 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等艺术特点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从它的名称来看, “踢”是指舞者的腿部动作, “鼓 ”是指舞者所使用的道具, 因舞蹈主要以脚踢鼓而舞, 故而得名。”①
踢鼓子秧歌名称因为需要舞者在手腕系上小鼓然后用脚踢而来,后因小鼓失传,保留了“鼓子”的称号。踢鼓子秧歌也因以鼓伴奏,舞者要踩着鼓点表演而得名。踢鼓子秧歌又称“土摊秧歌”,表演形式众多,人数众多,队形众多,场面复杂多变所以又称为“乱秧歌”。踢鼓子秧歌主要靠家族、师徒、集体传承,大多以村为单位,与村委会进行组织,组建秧歌队。
2.踢鼓子秧歌发展现状
踢鼓子秧歌作为地方民间舞蹈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乡土艺术造成强大的冲击,这门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值得被探索的民间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专家、研究员所关注,有更多的人相继关注、挖掘、研究到这样的地方民间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整合规范的过程中,北京舞蹈学院进行整理提炼建立了现有的民间舞蹈教学大纲,现已进入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大学本科舞蹈课堂,由地方院校做出总结归纳。在近年课程发展中,学院院系主任、各位老師以及诸多研究生总结整理,对踢鼓子秧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整理,为大学专业课程以及踢鼓子秧歌教材整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二年级男女班均有踢鼓子秧歌的课程。太原师范学院则是教育方向的舞蹈专业课程的必修课。2012年8月3日,朔州市成立了踢鼓子秧歌舞蹈家协会成立,开启了保护、传承踢鼓子秧歌的新篇章。
二、进入高校后的价值体现
1.踢鼓子秧歌的教材整合
“踢鼓子秧歌在高校课堂训练教材建构的过程中遵循‘三性原则’,在组合的安排、编排遵循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原则,挑选最具风格的元素动作,充分考虑‘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两方面价值和作用’”。② 踢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第一是从当地民间的风俗、宗教、人文环境,获取更加准确的素材。第二是从集中地区、集中村落、集中人员中提取研究踢鼓子秧歌的典型风格特征。踢鼓子秧歌教材的整理和传承主要是“黄河派③ ”艺术风格,主要参考大同、朔州、怀仁三个地区的踢鼓子秧歌。在踢鼓子秧歌的人物扮相上,男子以踢鼓子为主,多是潇洒的英雄好汉形象,体态为前倾和上扬体态。女子以拉花为主,拉花地区不同有不同的特点,有扇、锣、执罗板等不同的舞蹈风格特点。经过长时间艺术实践提炼出了“前挺后撅”的三道弯的体态。(如图1、2)
在地方民间原生态舞蹈提取中,最基本的是基本手型、基本脚型、基本体态、基本舞姿、基本步伐、基本动律、动作短句。依据“元素教学法④ ”提炼出最基本元素,结合当地舞蹈风格,民族特色、风格韵律,整理得到动作节奏、呼吸节奏、动作风格以及动作质感。“鼓子的课堂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律训练、挖步训练序列、踢步训练序列、蹲步甩髯风格组合训练、小慢跑场综合组合训练; 拉花的课堂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律训练、小女跑训练序列、匡胤送灯训练序列、擦地扫云组合训练序列、扇花综合训练。”⑤
在基础元素上,进行在时间、空间、力量上、进行扩充与发展,在动作轨迹上重新规划发展出更多的元素、基础动作。在不破坏原有动作元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适应当今人民审美需求。在进入高校课堂的教学组合编创后,在任教师遵守对教学上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一的动作元素训练,到舞蹈综合训练,教师对教学组合的编排配合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相对应的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
2.踢鼓子秧歌的训练目的
1)男班教材训练目的
(1)身体能力训练:步伐训练膝盖屈伸韧性,锻炼腿部肌肉能力,步伐在快起快落时可以稳、实,在大幅度快节奏的步伐和转移中心的过程中,膝盖灵活性和柔韧性得到了锻炼,慢落时抻也会有一定的控制力。通过反复屈伸训练提高了腿部肌肉能力,在动作加快时有爆发力,在慢落时控制力。三道弯是在民间舞蹈中经常出现的身体形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舞蹈风格特点,踢鼓子秧歌中的三道弯是以前挺后撅的形式出现,三道弯塌腰,后背拉伸,挺胸仰头的拉伸状态,将上身拉伸到极致,身体以腰为分界,做与动势相反的水平运动。提高了学生各个身体部位的重力平衡点和各个关节的协调性。
(2)动作风格训练:在踢鼓子秧歌舞剧舞蹈表演中,最能吸引人的便是演员每时每刻从表情身体动作散发出的表演状态,鼓子们瞪眼张嘴,表情夸张,踢鼓子秧歌来源于人民生活习惯,各个角色都透露着自己本有的生活形象,在眼神眉目之间,夸张的嘴巴,准确的传达出舞蹈角色。强化的眼神、表情训练可使学生动作更加夸张,更加富有表现力,用夸张的表情带动其诙谐的情感。踢鼓子秧歌进入课堂之前,很多舞蹈角色,来源于生活角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易、随便的动作角色在踢鼓子秧歌发展过程中也影响了他在舞台艺术性上的发展。所以踢鼓子秧歌进入课堂后可以将舞蹈动作提炼,加以艺术修饰。在山西民间舞蹈中最为注重的就是表情进入课堂后,将演员表情在夸张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升,不只是单纯的夸张,对应了相应的故事情节。
2)女班教材训练目的
(1)身体能力训练:腰的柔韧性可使舞蹈增加美感,踢鼓子秧歌在前挺后撅的体态中,高度要求腰部和胸腰,塌腰,撅臀从头到臀拉伸到极致,踢鼓子秧歌的节奏快动作幅度大,在扭、转、抻、拧的动作练习中,锻炼了学生腰部柔韧、控制、协调能力,“闪腰”要求学生在一瞬间腰下到一定程度快速恢复原位,并且需要稳固身体。在一系列基本动律体态反复训练过程中训练到学生的腰部能力。踢鼓子秧歌拉花中运用了扇子和纱巾等道具,在道具快速变换时,转、绕、快、慢、攥扇、握扇等扇子在万变的扇花上都要依靠手腕上的力量,灵活自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依靠手腕的力量使扇子在不同的路线中变换不同的花样,巧妙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持扇方法。锻炼了手腕的灵活度和腕部肌肉能力,加强了动作质感和舞蹈表现力。
(2)动作风格训练:晋北地区女子豪爽的性格在舞蹈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故舞蹈中艮、劲、脆,在动作的快速收缩中,学生身体肌肉记忆能力与身体控制力得到了有力的锻炼。各民族民间舞中,对风格性把握非常重要,在踢鼓子秧歌中,有众多的鼓子动作,节奏快,动作稳,动作夸张,力度方面要求严格,在教材编排对学生动作能力、力度、质量都有相对应的训练,同时体现出踢鼓子秧歌的豪放之情。女子拉花强调大幅度的胸腰、腰、胯、膝、脚的全身拧,对全身各个关节的灵活性训练,对单一动作重复练习,却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放大训练。步伐的艮、咧、在快速重心转移,锻炼全身肌肉能力,让学生动作富有质感。
3.踢鼓子秧歌的传承意义
踢鼓子秧歌进入高校课堂首先是对部分乡土区域内民间舞蹈动作的肢体动作形式进行整理研究,其次他承载着对地区民间舞蹈的乡土民俗文化的延续的功能。舞蹈类民间舞蹈课程进入高校,在能够传达舞蹈动作所蕴含的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该种舞蹈文化形式背后的审美艺术文化,激发他们保护传承民俗文化和挖掘创新传统民间舞蹈的自觉意识。构建地方“乡土课程”揭示地方舞蹈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区域审美心理,使得进入高校课堂的学生可以形神兼备的把这种民间舞蹈跳出来。
踢鼓子秧歌流传地在山西晋北地区,此处为盆地,交通闭塞,所以形成的风格性还是比较统一的,但是由于在民间舞蹈中分饰角色不同,演出方式不同,很多时候都是在即兴演出,所以造成他的主要动作没有特别固定,在进入高校课堂后,经过整理完善,确定规范了主要元素、主要动律等主要动作。
三、进入高校舞蹈教学后的影响
1.丰富了地方高校舞蹈教学内容
在全国舞蹈专业中民间舞蹈开设课程中,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是最为普遍的,这样的民间舞发展广泛,最具地方特色。在山西各大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中开设踢鼓子秧歌,加入了地方民间舞蹈文化元素,丰富了学生的舞蹈审美和舞蹈实践。为踢鼓子秧歌从民间到舞台提供了双向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习、了解民间舞蹈,民间舞蹈可以通过高校更好的传播出去。在舞蹈专业开设的多种民族民间舞种中,加入本身当地的民间舞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范围,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甚至可以参与到探索建设踢鼓子秧歌的过程中来。在编创作品的同时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民间舞蹈知识,同时也是对创新踢鼓子秧歌的发展研究提供基础,还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课堂丰富性。高校学生还可以定期去晋北大同等地去采风,在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基地去直接接触到乡土文化艺术,身临其境的感受踢鼓子秧歌的乡土审美文化。在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可增加学生教学,创作实践,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保护非遗文化的自觉性。
2.突显了地方高校舞蹈教学特色
在地方高校开设踢鼓子秧歌课程,为我国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扩散了一个分支,弥补了山西省对本土民间舞蹈教材的空缺。随着藝考人数逐年上升,各大高校舞蹈专业开设也逐年增多,高校发展地方特色,必须靠更多的人才来发扬广大,设置高校特色专业,高校可以在现下经济体制下避免趋同现象,可以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在山西省近年专业舞蹈工作者对踢鼓子秧歌的探索,编创出很多优秀的剧场作品,体现出大河儿女之美。舞剧成功的演出也提高了高校吸引力,有更多的舞蹈爱好者加入到踢鼓子秧歌的学习探索中来,为山西地方高校以及地方民间舞蹈特色增添了一抹色彩。
3.增添了地方民间舞蹈传播途径
在高校舞蹈专业中开设地方民间舞蹈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文艺工作者,他们在大学期间可以了解山西地方民间舞蹈,毕业后可以学以致用更好的服务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艺术。借助高校教学平台,培养更多的继承人,投入新鲜血液,为踢鼓子秧歌的传承开拓了新的领地。可以有更多的人通过专业的艺术课程,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踢鼓子秧歌的文化魅力。在民间舞蹈走向剧场形式的过程中,通过编创创新的舞蹈剧目搬上舞台,增加舞蹈知名度,从而让大家更加了解到踢鼓子秧歌。
在山西这片物产丰富、物资丰盈的土地上,丰富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孕育了山西地方民间舞蹈的产生,这样的民间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不再是把地方民间戏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让新鲜血液得以循环,适应当代经济文化发展,适应新兴潮流,扩展了踢鼓子秧歌在文化、经济、传承上的领域。在进入大学课堂后,踢鼓子秧歌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既充实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丰富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高校发展传统地方特色文化,起到了推动型的作用。摆脱传承的危机,使得在观众群、演员、传承人老龄化状态下,在进入高校课堂后解决了这一问题。
结束语
踢鼓子秧歌进入高校课程,是对我国民间舞蹈教育体系的补充和探索,补充了地方民间舞蹈高校教材,完善了地方民间舞蹈种类。有利于突显山西当地高校的民间舞蹈文化特色,促进地方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模式,将高校和地方民间舞蹈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地方民间舞蹈进入高校后,对于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与继承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是将民间舞蹈文化变成舞台剧场文化的重要转折点,是对地方民间舞蹈的艺术加工场,是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开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地方民间的舞蹈文化和中国民间舞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踢鼓子秧歌在学习、发展、继承中齐头并进。
注释:
①史琰琰.浅谈山西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的表演特征及其成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1):158-159.
②黄建新.走进课堂的乡土艺术:踢鼓子秧歌的当代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8,第230页
③黄建新.炽情·质朴·崇高——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派”舞蹈的美学价值[J].民族艺术研究,2013,(04):88-93.
④潘志涛、赵铁春.“为‘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正名” [J].《中国舞蹈艺术》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
⑤黄建新.“非遗进课堂”对晋北踢鼓子秧歌教材建设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