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学,释放小学语文教学活力

2019-09-10 21:30王丽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王丽珍

摘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但是始终无法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以主体活动为中心,才能让学习活力释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开展主体教学以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教学;活力释放

一、构建主体活动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更是释放学生学习活力的重要媒介。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新知获得时,更希望是通过主体参与的形式感知获取,让自己在充分的体验中,丰富多彩活动的参与中,充分体验活动的精彩,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对此,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构建,让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课堂。例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教学中首先可以构建一个有趣的猜谜活动,设置谜语“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你可认识这姑娘?”让学生在新课开始时,以一个有趣的猜谜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猜谜,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柳树的,并且也从谜语中初步建立了对柳树的认识,课堂氛围在班级活动中变得活跃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柳树和枣树两种树木对话中的思想,感知柳树原有的自负得意、枣树的不悲不切;后来柳树的羞愧和枣树的慷慨。两种树木性格的体现都是随之故事情节发展而凸显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活动组织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在活动中,教师将本片文章看做是一部情景剧,让学生通过演绎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展示活动的开展中,对本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更加明晰,思想理解和情感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二、尊重主体思想

语文学科学习,学生在文章阅读中总是有不同的看法和思想,即便是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性。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而不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约束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就不同的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才能让课堂教学中的活力得以释放。例如,在《玲玲的画》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本篇文章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整篇文章并进行思考时,不少学生提出: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慌张,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灵活解决,可能也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多数学生持有这种思想,并且这一思想也是本篇文章教学的主旨思想。也有学生提出:玲玲的画作被弄脏,这是由于玲玲太过马虎。所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要更加细致,对待自己的作业要更加细心,并且完成后要及时将其装入书包、整理好自己的文具工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被完好无损地保护起来,才能避免文章中出现的这种情境。这一思想,是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提出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出的关于本文的收获和思想。对于这种思想,虽然并不是本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却体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认真思考的过程。对此,教师应当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给学生以认可,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教师的尊重,更加敢于、更加善于、乐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三、丰富教学资源

低年級的小学生,其理解和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够全面深刻的。而文章内容在传达思想和传递情感时,总是有较高的含蓄性和内隐性,这也给学生理解事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需要挖掘教学资源,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呈现教学资源,让教学资源起到辅助学生理解的作用。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文章以植物传播种子这一活动为描写对象,让学生充分了解植物在种子的传播过程,感知大自然的智慧、体验自然中植物繁衍生息和世代相传的精彩。针对文章中,苍耳、豌豆、蒲公英等植物散播种子的过程,教师在本篇文章学习之,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用慢镜头向学生呈现植物在散播种子时的精彩瞬间,让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同时,直接生成相应的情感认知:大自然在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时,倾尽自己的全部的智慧,才能帮助植物妈妈助力孩子们的远航,才能让植物孩子们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一形式的教学,学生从课堂中以直观视频观摩的方式认识学习,文章描写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学生的学习乐趣更足,并且这种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被学生接受。对此,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也是教师主体教学思想、释放学生学习活力的重要形式。

四、构建愉悦氛围

主体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愉悦、多彩的氛围,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以积极端正的心态参与课堂学习。对此,这种愉悦氛围的构建,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自己教育思想的锤炼和语言艺术的应用。一方面,在教师思想上,教师要秉承着对学生尊重和呵护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不要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错误是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新知认识到出现错误,再到更正错误获得正确认知的过程。只有秉承着这种思想,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不畏自己的错误,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中的主体活动,教师也能在学生的充分参与课堂中,深化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存在的错误及时暴露,以帮助学生及时更正。另一方面,教师要欣赏学生的每一此进步,更给学生以更多的赞许和呵护,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在教师激励性教学评价和教师期待性的教学语言的鼓励中,受其相应的激发和赞赏,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习热情、释放学习活力。

总结

主体性思想是近年来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核心,主体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让高效课堂的创建获得了较高的成效。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主体课堂的构建,并通过构建主体活动、尊重主体思想、丰富教学资源和构建愉悦氛围等方式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更有动力。

参考文献:

[1]沈立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03.

[2]闫锡年.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5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