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岩 慕丽娜
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现实需求。大数据背景下,公安院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既是党建管理模式创新、技术路线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党在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公安院校要充分借助已有的校园网络和公安专网,建立无线移动网和有线局域网互补结合的党建工作信息平台,提高党的知识在公安院校教官教师和学员中的普及率,实施党务信息公开;开发、应用公安院校党务管理软件,提升公安院校党建效能;建设公安院校电子党务平台,不断推进公安院校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信息化;公安院校;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现实需求。公安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直接影响着学警的三观,所以公安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更应该走在全国党建工作的前沿。
一、公安院校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视角下的基層党组织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线下党组织建设形态,隶属于线上基层党组织。它必须以“互联网+”为背景,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水平,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形式多样的自媒体或者APP资源,通过文字、照片、音频、影像等各种手段,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合力。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沟通联系
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促使人际之间的往来,强化平等交流与联系,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各种错误思潮。在校学警年龄多集中在20岁上下,已经有00后大学生群体,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是社会经验不丰富,分辨能力较差,对于公安工作的忠诚担当理解不深入。因此,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利用应利用“互联网+”,宣传党的主流思想。
二、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现状
公安院校基层组织建设中,仍然存在工作留痕,特别是纸质化思想,党建工作效果甚微;党建信息化推进工作存在举棋不定的现象;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总之,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必须进行梳理。
(一)基层党务人员思想认识缺位
目前,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于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认识淡薄,迫切感不强。有的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工作所谓信息化,就是推崇无纸化办公,用微信或者QQ等新手段传达学习等等。这样,必然导致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工作开展受阻,成效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无法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信息化党建工作制度保障缺位
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有相应制度保障。如果信息化建设出现偏差,很有可能给党建工作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比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新焦点。党建工作中,个人信息泄漏、网络攻击等问题,严重影响基层党建信息化。有的单位,因为过度担心网络安全问题,武断地提出切断互联网,不适用信息化手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较差。
(三)信息化党建工作缺乏专业人才
就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来看,基层党组织中,大多数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比如由书记或者主任兼任,也就是说基层党务工作队伍不稳定,这就更谈不上懂得搭建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年轻专业人才。在现有条件下,公安院校中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大多没有任何格外待遇,完全属于义务奉献,长此以往,激励机制较弱,基层信息化党建工作推进较缓慢,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对策
《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推行网络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国党员信息库建设,充分运用共产党员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等开展服务。”
(一)牢固树立基层党建信息化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我们应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者来说,重点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党的执政理念深深扎根于意识领域建设。也就是说,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改善工作方法,逐步建立开放、共享、透明、安全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定期开展信息化培训
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主动树立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理念,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在工作中定期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主动学习党建信息化理论,分阶段分步骤着力解决基层信息化问题,提高基层党务人员“不会用网、不想用网、不善用网”的问题。例如,某公安院校在学警中发展信息化培训志愿者,发挥大学生信息化能力,促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热情,推进基层党组织科学化的发展。
(三)确保党建信息化安全、稳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必须确保安全、高效、稳定。公安院校可以依靠公安信息化网络平台,将党建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加工,多渠道将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同时,配备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与奖励处罚规定。例如,辽宁省内某公安院校以学院红头文件的方式,出台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文件,明确建设标准、建设平台、建设程序,最终形成正式的制度。目前,辽宁省内某公安院校,已经根据相关规定,搭建“基层E党建”APP,并且已经顺利上线使用,效果良好。
(四)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
以信息化为导向,加强对公安院校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尤其是学员队长的培训。学员队长是与学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最密切群体,只有学员队长掌握了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与学警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及时传达相应信息。当然,在基层信息化党建工作中,通过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整合公安院校党建工作队伍人才,组建年轻化基层党建组织队伍,掌握基层党建组织信息化的话语权,引领网络舆论风向,激发公安院校广大师生忠诚、担当的职业热情。
总之,基层党务工作,必须进行信息化创新,运用创新技术,不断谋划试验,将庞杂的党建工作进行的有条理、不紊乱。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我们可以借鉴公安机关数字证书制度,对于基层党建组织平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确保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红凛、张垚.深刻认识信息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关于信息化与党的建设研究综述[N].人民网:2016-01-29.
[2]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1),36.
作者简介:张轶岩(1972—)系辽宁警察学院治安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慕丽娜(1977—)系辽宁警察学院治安系教工党支部纪律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