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思想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9-09-10 19:45顾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校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代对思政工作的要求

从中央到地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工作措施针对性不断增强,全社会关心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势不断向好,氛围前所未有。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育人体系,形成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变化。例如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相对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加强,总体上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处于“粗放”阶段,精准化、精细化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内涵和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二、新时代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时代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应势而作。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增强学生使命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习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要求,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不仅限于埋头读书,要树立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目标,在个人岗位上做出应有的带头作用。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要围绕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思政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机会,提高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通过主流文化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找准学习成长的时代坐标,建立文化自信。

二是增强学生认同感,在道德教育上下功夫。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学生一旦踏入社会,首先要成为一名独立的公民,才能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要以认知认同为着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由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由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因子和道德观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开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增强学生存在感,在有效引领上下功夫。高校思政工作者往往容易沉浸于事务性工作中,对学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足。特别是辅导员老师往往带教学生数量较多,无法了解到所有学生的思想动向,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多花心思,俯下身子,深入学生的生活场域,倾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需求,善于从学生的视角、联系学生实际来安排思政教育过程,让学生时时、处处能够咨询交流、获得帮助,在成长困惑、学习困境、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关爱,体验思政教育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切,从而主动亲近和接纳思政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成长中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存在感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四是增强学生方向感,在成长辅导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只有时刻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关切、不断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说服力、感染力,确保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他们在进入大学后沉迷于自己的个别兴趣,缺乏具有一定高度的目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加上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迷茫、困惑,从而引发学习、心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围绕增强学生的方向感,从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出发,实施分阶段、专题式、持续性、系统化的成长辅导,提高学生日常学习的获得感,让学生坚持在大学四年期间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吴建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1.

[3]包心鉴.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N]光明日报,2017.10.30.

[4]曾天山.新时代教育肩负新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7. 11.1.

作者简介:顾静,1988年4月,女,汉族,浙江宁波,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