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果为导向的外语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

2019-09-10 19:45何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创新

何竹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各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然而,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相距甚远。本文试图分析如何以成果为导向进行外语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真正落实“由知识到实践”、“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成果为导向;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一、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背景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早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4号)中,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以后的系列文件及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进一步强调对实验教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进行评估与引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理论知识传承与积累相比,大学教学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等方面的要求明显提高,实践教学的价值与意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1]

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一)尽管目前大学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日益频繁, 但怎样把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把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高校都会在暑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从作用上讲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过多,实践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实践效果难以鉴定等,很多实践课程也只能泛泛而谈。

(二)校企需求不一致,导致学生实习、实践质量不高。例如各高校均对学生安排有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学校希望通过这些实习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企业对自身工作开展的需求,更多地将学生安排在机械、单一的工作岗位上,学生能够在实习工作中得到真正专业锻炼的机会有限。另外,企业对学生不具有管理义务,因此学生实习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要求和管理程度。

(三)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宏观背景下,各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然而,就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相距甚远[2],例如论文撰写。以外语学院为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

三、外语教学的时代要求及改革方向

(一)外语教学的时代要求。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3]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传统以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搭配全球化视野及前瞻的全球理解能力以及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外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1.人才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须突出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更应重视学生国际视野与国际情怀的熏陶,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一般性的文化知识,而且对目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有基础性了解。

2.课程性质。课程性质须兼有工具和人文双重性质。工具性指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专门用途外语,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外语或职业外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指了解国外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

3.培养方法。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翻转课堂以教师设计开发的“教学视频”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导学、辅学。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利于学生记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型网络开放课程慕课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4.培养模式。“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知名企业或人士、教育或科研领域的专家等为学生开设讲座,传播知识,分享经验。

四、以成果为导向的外语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加大、加强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占比和导向,着重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利用课堂上的各种资源加强语言实践。

(二)延伸课外实践,以专业为导向,以语言为载体,注重参与的全员性与常规化,使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互促进,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言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三)加强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开阔国际视野。学校以学生能在所参与的实践或实习项目中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获得切实的岗位工作经验为导向,为学生优选实践、实习工作机会,加强质量管理,深化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切实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开展国际化办学,协同培养人才。

1.校企协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实习的目标和要求、共同制定实习课程的大纲、共同选派导师指导学生实践、共同考核实习结果、创新考核方式(任务型、项目制)、聘请企业实务人员进校讲座。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企业后可以直接上岗。

2.开展国际化办学,协同培养人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语言技能人才向复合型、复语型、高端国际化人才逐渐转变,高校须不断地探索国家发展战略所需的外语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构建以国内外合作为特色的完善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突出实践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更为行而有效的实践、实习活动,构建外语实验室,促使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更具有主动性。

五、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创建以“全员参加,常规运作,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衔接”为基本特征的外语专业实践活动体系。校内专业实践活动由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群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等组成。校外专业实践活动由国内外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文体竞赛活动、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组成。

(一)采用多种教学范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四)稳健推进实践教学国际化。

(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六)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结语: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4]以成果为导向的外语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强调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践环节中的效果,以优化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效果,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具有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真正落实“由知识到实践”、“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

[3]王晓丹.大学英语教学改进优化措施[J].时代教育,2016,23(144):198

[4]阮显政.应用型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8,7(1):95.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