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9-09-10 15:34侯玉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教育

侯玉容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现在社会上有不少的幼儿存在孤僻、心理脆弱、情绪障碍、任性等各类心理问题。因此,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还分析了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幼儿园也有一些幼儿存在孤僻、心理脆弱、情绪障碍、任性等各类心理问题,这些幼儿心理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教师或者幼儿家长,认为只要幼儿身体好就行,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因此,强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一、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积极,性格比较活泼开朗,没有心理障碍,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健康的心理,能够完善幼儿的人格,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因此,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重大。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幼儿人格的需要

幼儿有了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心理脆弱、情绪障碍等,就能健康成长。如果有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心理疾患或者出现人格障碍等。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形成不健康心理,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幼儿的情绪障碍等,才能使其形成好的个性,促进健康成长。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3-6岁的幼儿还处在心理成长期,潜力大,可塑性强。幼儿教育大纲也提出,要做好幼儿生理以及心理卫生保健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学。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及任务。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 大多数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遇到了全新的生活环境。凡事以他们为中心的环境没有了,代替的是陌生的集体生活,他们的爱好完全不同了,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目前,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幼儿心理教育还比较滞后,不少的家长或者幼儿园教师缺乏正确的幼儿健康的认知,只关注生理卫生保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只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智力开发,只满足幼儿生理方面和基本物质的需求,忽视幼儿心理需求的分析及教育。事实上,不少的幼儿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不能及时纠正幼儿的心理行为,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幼儿园教师也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但教育方法滞后,如有的幼儿园教师直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或者直接不问幼儿的真实需求,就通过惩罚来避免幼儿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幼儿健康成长。

(三)家园沟通不够,合力不强

目前,部分幼儿的家长所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较少,还有些是留守儿童,家长无法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以及纠正幼儿的偏差的心理。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心理产生主要影响的是幼儿父母,家庭教育方法不对路,存在过高的期望等,导致有些幼儿性格过于内向,任性自私等。家长也没有与教师进行沟通及交流,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及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强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途径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幼儿心理不佳,将影响其成长。因此,教师及家长一定要关注幼儿心理问题,并加强教育,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更新观念,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与家长配合,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要端正育儿观念,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作用,不能“重教育、轻保育”,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儿健康成长。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幼兒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深入学习研究幼儿心理特征,树立科学有效的幼儿心理教学思想,规范幼儿教学行为。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的行为与发展,以健康的人格来影响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抛弃打骂式、恐吓式、数落式、训斥式等方法,坚决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宽容和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运用游戏法

游戏使人快乐。幼儿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在游戏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情感,避免孤僻,形成合作的行为。例如我们小一班的陈铭瑜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不愿意跟同班的小伙伴聊天,老师和小朋友跟她玩游戏她也不愿意,总是自己躲在旁边,老师怎么教育她就是不合群。直到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我发现她总是喜欢呆在大哥哥大姐姐们旁边看他们玩,我就请大班的幼儿拉着她并教她玩。就这样过了两个月,陈铭瑜开始慢慢地跟班上的孩子玩了,老师叫她也会跟老师点头打招呼了。

运用鼓励法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发现有的幼儿遇到挫折缺乏自信心和胆怯的情况,老师可以运用故事进行教育和鼓励,例如班上的谭俊轩小朋友做事情总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做,我利用饭后时间陪他看绘本《我要自信》《我喜欢我》《我能行》等,鼓励他努力做好自己就是自信的开始,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现在,轩轩每次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总会主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做好了。”

(三)家园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幼儿园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幼儿心理辅导活动,开展情绪体验活动,教育幼儿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等。对家长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的教育孩子的能力。并教育家长端正方式,改变思路,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家长方面,不仅要关心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要不断加强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用科学的家教理论指导自己的家教实践,注意交流方法,科学教育子女。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个性。因为独立性差的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或对生活不适应等心理疾病,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通过开展家园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幼儿心理问题,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仇淑恒.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

2.宋瑞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8(4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