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技能培训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意蕴

2019-09-10 07:22:44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职业技能劳动者

李玉静

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透视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两个核心关键词,一是技能,二是终身。这可以从我国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1994年《劳动法》、1996年《职业教育法》以及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都是采用“职业培训”的表述。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最早出现于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從国际视野看,2010年以来,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发布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政策,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这表现在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纷纷从提高全民技能水平的角度,制定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政策,并把其作为应对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挑战,以及实现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总体来看,技能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发展的核心概念。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突出强调把技能作为改革的核心关注点,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理论成为促进世界各国对教育发展进行投资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的人力资本研究将人力资本简化为所受教育的基本表征一一受教育年限。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发现,仅仅增加受教育年限不能直接带来更好的经济发展结果。在这一背景下,新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关注人力资本的内核一一技能,因为“技能”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既能反映学校教育的时长,也能反映学校教育的质量和结果,而且能够很好地表现个体一生之中人力资本不断消减和增长的过程(曹浩文,2015)。因此,技能能够综合反映个体所积累的人力资本总和。

正是从新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把技能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载体及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基本逻辑是,对个体而言,只有掌握并不断更新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技能,才能获得就业、保证收入和维持生活;对社会而言,只有不断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类型和水平,才能保证就业、促进增长和维持稳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在一个特定时期可以获得的所有技能的总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不同层次技能拥有者在从业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就成为一国劳动力整体的技能构成形态,也就是人力资源结构。因此,技能开发将决定公民个体、他们所在社区、社会及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只有持续加强对公民技能培训的投资,才能确保从巨大的人力资源潜能中获益。

基于技能开发的理论逻辑,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关键是从人力资本内核的角度,从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视角建构有利于劳动者技能持续成长、发展、积累的体系,实现全体劳动者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整体提升,这是我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职业技能劳动者
劳动者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28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01
在云端
人力资源(2015年7期)2015-08-06 10:45:13
劳动者之歌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54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
出版与印刷(2013年4期)2013-12-15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