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对比研究

2019-09-10 13:46李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李超

[摘要]目的探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MRI检查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使用CT、MRI检查。经CT检查的设置为对照组。经MRI检查的设置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观察发现。研究组MRI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7.78%、80.00%、100.00%。而对照组为71.11%、20.00%、80.00%。显然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股骨头坏死分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MRI检查。其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且临床分期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地依据。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MRI;分期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45.2;R6818;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238-02

前言

股骨头坏死属于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之一,起初发病部位为股骨头负重区,若不及早进行诊断、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易导致股骨干形态、结构发生变异,使得骨关节发炎、股骨头塌陷,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股骨头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据相关研究报道,及早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可有效地保障股骨头功能。为此,本文探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別予以CT、MRI检查,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次使用CT、MRI检查诊断,并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检查结果资料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两种检查方法均为45例患者,所有患者最终经病理学检查均符合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并己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外,本次研究己将对CT、MRI禁忌证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意识障碍者或是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均己排除在外,且本次研究己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45例患者中有24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26岁,最小年龄为62岁,平均为(43.20±4.03)岁;疾病情况:31例为单侧,14例为双侧。

1.2方法

研究组对患者采用MRI检查,该设备为西门子核磁共振仪,取患者仰卧位,并将设备相关参数设置好,选常规SE序列扫描,通过横轴位获取TWI、冠状位获取TWI图像,将参数T、T分别设置成7R为623ms、3000ms,TE为23ms、85ms;而FOV则为308mm,采集次数平均为2次,其层厚、成间距及偏转角则为3mm、0.6mm、150°。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检查,该设备为东芝64排螺旋CT,取患者仰卧位,其层间距、层厚均为5mm,而管电流为80mAs,电压为120kV,矩阵及准直为512×512、0.75mm,而旋转时间为0.75s,在开始扫描检查前,先观察患者的体位是否合格,以髖关节面与检查床相平行为标准,以避免影响最终成像结果,扫描检查的部位为双侧髋臼至股骨干上端。

1.3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成像结果交由我院经验丰富的阅片医生评定,再将其最后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较,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另外,还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检出率情况,其分期类型主要参考ARCO法评定,0期为正常;I期为股骨头形状正常;Ⅱ期为股骨头形态正常;Ⅲ期为股骨头形态、形状变异,关节腔还正常;Ⅳ期为股骨头关节、软骨受损或出现发炎症状;在临床病理分期上,0-Ⅱ期属于股骨头早期坏死。所有患者经CT、MRI检查,I期患者MRI检查有斑点状信号,而CT检查提示正常;Ⅱ期患者MRI、CT检查均有股骨头局部囊变、硬化现象;Ⅲ期患者CT检查提示有骨皮质断裂、股骨头塌陷及新月征出现;Ⅳ期患者MRI检查TWI像在前一期病变基础上有关节退行性病变出现,而CT检查提示关节间缝隙变小、股骨头变形。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使用x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情况

如表1,研究组MRI检查诊断的准确度为97.78%,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0.00%,而对照组CT检查为71.11%、80.00%、20.00%,均低于研究组MRI检查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检查方法分期检出率情况

如表2,45例患者经研究组MRI检查,其临床Ⅱ、Ⅲ及Ⅳ期的分期检出率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且I、Ⅱ期的分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CT检查法;此外,未确诊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主要疼痛部位为髋关节、大腿近侧,甚至放射至膝部,其疼痛感主要由关节炎症导致,如关节组织一修复炎症病变、软骨塌陷创伤性关节炎、炎症病灶内高压等,疼痛常表现为静息痛或持续痛。该类患者因股骨头坏死部位、体征不同,其临床表现类型亦有所不同,仅通过患者主观症状、临床检查情况对患者进行ARCO评定,其诊断偏差较大,易出现漏诊、错诊风险临床常通过影像学依据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但具体ARCO分期情况还待深入研究。本文对该类患者予以CT、MRI检查,发现MRI检查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检查主要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厚度层面进行扫描检查,通过探测器接收透过X线程度不同,形成不同影像结果以评价该部位器官或是病变的情况。在股骨头坏死CT检查中,可观察其关节形状、形态情况,如是否有塌陷显著,或是新月征出现,其成像速度及密度分辨率较高,但对于股骨头坏死病变的细微生理变化特征无法作出评定,与X线被骨皮质遮盖影响有关。可见,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检查诊断,可能出现漏诊或错诊风险,从而耽误患者早期治疗最佳时间。此外,CT检查的X线对人体有一定伤害。MRI检查主要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软组织具有极好的分辨能力,且通过不同切面成像,可清晰地观察患者病灶部分具体情况。据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其软骨组织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该类患者应用MRI检查,可及早对病情发展、临床分期进行诊断,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保障患者股骨头功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查法的ARCO分期检出率优于对照组。

综上,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MRI检查,可有效地检出其临床分期类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信息。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