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宾
摘 要:在阐述动物疾病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特点分析造成动物养殖疾病的病因,总结不同动物疾病防控工具具体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动物疾病防控工作针对性,提高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动物疾病;防控管理;病因分析
0 引言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危害较大,不同类型的疾病的致病因素与防治方法是不同的。只有制定预防为主与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提高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效性,满足动物养殖的现实需求,有效提高动物养殖的质量。
1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类型
1.1 普通疾病
畜牧养殖动物普通疾病主要指的是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经常发作的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常见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常见疾病有一定的隐藏期,但是常见疾病的治愈率相对较高,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较小,及时预防可以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动物常见疾病主要有腹泻、骨折、肺炎、破伤风、难产或者感冒等疾病。
1.2 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寄生虫疾病主要指的是寄生在动物体内蠕虫或原虫而引发的疾病。寄生虫疾病有一定的规模性,通常可以在同类动物或同一环境动物间进行大面积传播。寄生虫疾病是动物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寄生虫疾病会降低动物的抵抗力,导致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1.3 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相较前两种疾病类型的危害较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面积也相对较高,这种病如果没能及时预防往往会扩大传染面积和造成较大的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还会使整个养殖群体瘫痪,例如牛结核病等,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还会造成人畜共同感染,从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原因
2.1 饲养操作不当
饲养操作不恰当是造成动物疾病的重要原因,饲养人员在从事饲养工作中未能有效的注意动物的养殖情况,不能根据具体养殖动物的种类采用针对性的养殖措施,导致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养殖方式,造成了动物疾病问题。例如,有些动物养殖人员没能及时的发现动物的染病情况,不能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时段采用针对性的防疫措施。还有的动物养殖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养殖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的成长,或者存在着盲目用药的情况,不仅影响动物疾病的治疗,而且进一步造成了动物疾病病情的恶化。养殖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科学的处置方法,因此导致微小伤害造成大病情况的出发,这些都与饲养人员的操作不当有关。
2.2 环境因素影响
动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决定动物养殖质量和动物疾病情况的重要因素。有些动物养殖环境不能满足动物的健康生长需求,因为环境不达标而导致动物疾病出现。例如,有些动物养殖基地不能及时的进行环境清理,导致动物生活环境存在着脏乱差问题,导致大量的病菌在动物生活环境存在,造成了动物疾病。还有的动物养殖人员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饲养控制不合理,导致大量的蚊虫存在,很大概率上造成了动物疾病的出现。由于动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因为未能做好必要的降温或保暖工作,导致动物在季节突变时期不适应外部环境,因此导致了动物感染疾病的现象,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生长。还有的养殖企业没能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动物养殖的配套设备不全面,导致养殖措施与养殖需求不匹配,因此增加了动物的患病机率。
2.3 日常管理不规范
不少畜牧养殖场(户)或者养殖基地未能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措施,存在着日常动物养殖管理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动物养殖管理操作标准,增加了动物染病的机率。例如,有些工作人员未能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动物养殖操作,未能彻底的清理动物养殖环境,不能按照标准添加饲料,降低了动物养殖工作质量,不利于达到高效进行动物养殖的目标。还有的养殖户未能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制度措施进行规范操作,不能合理的配比使用农药饲料等,降低了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没能达到有效养殖的目标,增加了动物患病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还有的动物养殖企业没能加强相关设备投入,不能积极更新养殖技术,现有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增加了动物养殖成本,导致动物养殖患病率提高。
3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
3.1 全面加强动物养殖调查
提高动物养殖工作有效性,有效的防控动物疾病的侵害,应当完善动物养殖疾病的调查工作,全面进行动物养殖情况调研,从而针对性的制定动物养殖疾病控制方案。首先,明确动物养殖种类,针对不同动物品种制定具体的养殖疾病控制方案,全面提高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效性。其次,充分考虑动物养殖的饲料情况,加强动物养殖的环境调研,在明确优化选择场址的基础上,根据动物养殖的需求配备必要的设备。第三,加强相关数据信息的通报工作,根据地方病的疫情,以及流行性疾病情况,形成完善的数据信息与疾病报备机制,从而有效的控制规模性疾病出现,达到全面进行动物疾病防控与管理的目标。
3.2 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提高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范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动物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着力建立完善的动物养殖疾病防控体系,解决动物养殖防控中的具体问题。首先,养殖户应当对动物养殖的饲料、环境、疾病预防做好相关工作,着力完善动物养殖的操作制度,加强动物养殖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具体的动物养殖日常操作。其次,在养殖的过程中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控制原则,着力根据地方环境的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和阶段性的防疫工作,在满足动物生长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动物的患病风险。第三,全面加强动物疾病的检查工作,着力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定期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动物疾病预防工作有效性,着力控制好特殊疾病高发期的风险,达到全面有效进行疾病防控目标。
3.3 加强防疫工作措施
提高畜牧养殖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效解决动物疾病造成的问题,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還要进一步提高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水平。首先,针对不同疾病使用不同措施,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动物疾病的消毒与防控,着力加强动物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有效的防止病菌的传播。其次,加强对传染性动物疾病病因分析,在建立日常数据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有效的发现动物疾病的病因,尤其注重群体性疾病的原因,从而找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第三,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着力运用无毒无害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保证动物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动物疾病的情况采用果断的处置措施,从而保证动物疾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快速的消除动物疾病的目标。第四,还要建立动物疾病的通报与防治救援措施,形成完善的动物疾病治疗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辅助设备与资金的支持,在动物疾病保险制度的辅助下,更好的实现对动物疾病的防控管理,采用针对性的动物疾病防控手段。
4 结语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设备设施有限,日常管理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只有根据动物养殖的现实需求全面加强调研工作,制定明确的动物疾病的防控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动物养殖疾病控制的针对性,解决动物养殖疾病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会波.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分析[J].参花(下),2013,12(46):24-25.
[2]杨永萍.养殖场动物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2):40-41.
[3]王玉才.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33(7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