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岚 杨敏
摘要:近年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正是这样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方法,它能够改变以往教师的授课模式与教育理念,使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英语产出教学模式中,提升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实效——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也得以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并探究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与应用。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引言
当前,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者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英语教育界也积极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推广“产出导向法”这一全新的外语教学理论。由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方面难以发挥实质效用。因此,“产出导向法”受到外语界专家和教师们的热切关注,外研社开展了一系列研修班,已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产出导向法”,并且做出探索与研究。
一、“产出导向法”的定义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中国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其前身是“输出驱动假设”[1]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2],属于创新教学手段之一,在英语教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产出导向法”主张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评价、驱动与促成三个关键环节。其中评价环节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总结;驱动环节主要包括对教学任务与教学场景的设计;促成环节主要是指给予学生指导,为学生的英语输出提供帮助[3]。因此,要想在英语课程里运用“产出导向法”,教师必须做好英语输入工作,结合假设与驱动环节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能够从课程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尊重,激发出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产出导向法”的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产出导向法”的理解不充分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来看,一部分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忽视其课堂教学能力,导致部分教师在接受和理解全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存在偏差,无法将教育理论有效运用于实践。很多教师因未能真正把握产出导向法的基本内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二)教师缺少对“产出导向法”的反馈和反思过程
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学英语教学普遍缺少反馈过程,教师仅凭一次期末考试无法及时知晓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影响“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产出导向法”的过程中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应定期反思和总结“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效果,从而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课堂参与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创新。
(三)“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流于形式
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而且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将“产出导向法”运用到教学中,但由于对其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没有领会实质,使其在运用的过程中流于形式。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利用信息技术时代中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建构基于移动App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流程为以下步骤。
1.课前导入任务(驱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先确定教学的单元主题。针对单元主题设置交际场景和产出任务,比如与主题相关的演讲任务或是具有真实场景的口语任务等。其次是教师输入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熟悉主题背景和产出任务,例如利用Unipus的线上教学平台提前上传相关的主题视频,或是与主题相关的微课、教材上的词语和句型等相关学习资料,以便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课前选择学习资料进行预习,完成线上预习作业,线上讨论疑难问题,并且上传作业任务。此外,教师介绍单元的教学目标,课前给予学生相应辅导和问题总结,为课堂教学与互动做好准备。
2.课中检查指导(促成)。这是课堂教学贯彻“用中学”“学中用”最重要一环。教学中可以分为三个子环节,分别聚焦观点、语言和语篇结构,帮助学生形成个人见解,学习语言并构建语篇结构图式以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教师以不同形式(如竞答)来检查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然后讲解本课重难点,解答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与学生互动问答。按照课前布置的产出任 务,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小组进行协商讨论,教师对课堂进行指导,通过语言使用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摩学习各个小组的展示,对展示内容进行归纳和口头评价,并且打分。最后教师做出总结评价,并点评学生演练报告中值得肯定和学习之处,帮助学生产出结构合理的语篇。整个环节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连贯表达语言的机会,实际上也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促成的一个过程。
3.课后反馈评价。课后是巩固和提升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阶段。根据单元 教学目标、教师布置课后巩固练习和复习性的产出任务,以此拓展和提升学生的产出能力。教师可将在线作业、在线测试以及在线讨论等线上考核方式与线下随堂测试和课堂表现相结合,最终给予学生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定期记录并公布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四、结语
综上,本论文对信息时代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构建进行研究,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为满意,且该模式比原有的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英语产出能力的发展。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具有很多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用结合”的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有目的地开展学习。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产出导向法”理论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 外语界,2013(6):14-22.
[2]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
[3]罗文,“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 高教学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