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贤
摘要:教师在球类运动中积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在球类游戏过程中玩中学、学中悟、悟中懂其规、规则约其行。
关键词:球类运动;规则意识
球类运动玩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对于幼儿释放天性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球类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益处多多。球类运功促进孩子手眼协调、大脑发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球类游戏的趣味性的体现球规是关键,也是球类运动正常开展的有效前提,无规则无序,球类游戏必须在合理的规则期间才能有效开展。因此,在球类运动中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是幼儿体育教学的一项值得深入探索的内容,运动规则设置合理,既有趣味又有挑战,从而促进幼儿对规则意识的尊重与服从。
一、球类运动与规则意识形成对幼儿成长的益处
1.幼儿成长时期有效规则形成的需要
幼儿天真、好动,对于生硬的规则很难理解掌握,这时就需要通过他(她)所喜爱的运动来挖掘其自觉能动性,教师通过孩子对玩球的喜欢来促使幼儿对规则的遵守,幼儿在规则中了解球类的玩法,自觉遵守又相互监督,既激发了幼儿对球类的好奇心,同时也使得规则渐渐形成与心。
2.幼儿塑造人格魅力的需要
3-6岁是幼儿规则形成的重要时期,玩中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让幼儿树立遵从规则观念,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以遵规守序为荣,刁蛮任性为耻的理念。逐步使幼儿懂得尊重规则的重要性,深入拓展孩子在球类运动中的执行能力,构建果敢、无畏且张弛有度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3.树立团队精神的需要
现在多数幼儿在家里视为掌上明珠,上一辈无节制的呵护与溺爱,幼儿的行为表现为无节制的任性与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不顾及整体利益,在球类运动中这些毛病显而易见。因此球类规则中合作共赢、团队精神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剂很好的良药。
二、球类运动与规则意识形成之间的关系
1.巧用球类运动,培养幼儿活动兴趣
《刚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球类运动是幼儿喜欢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球类玩法的多样性、趣味性适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易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与参与度,促进球类规则的制定与服从。
2.球类活动兴趣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幼儿对于球类运动产生的浓厚兴趣性本身就促成了球类规则的制定,大家都在規则下参与球类活动,幼儿服从规则也就成了常态化,自主服从规则直至上升为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规则,共同执行纪律。
3.合理的球类游戏规则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球类活动规则的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活动兴趣。适宜的规则增强幼儿对于活动的参与程度,达到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三、在球类运动中,规则制定要具有统一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1.讨论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制定合理的球类玩法就要首先尊重孩子活动意愿,教师通过球类的特点,倾听与观察球类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及时与幼儿交流体会,制定出科学、细致、利于孩子体验的规则,并且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坚持活动规则的权威性、有效性、无一例外。比如,在幼儿足球游戏中,规则执行人人平等。首先通过观看视频幼儿足球比赛,让幼儿初步懂得规则:除了守门员外,其他队员不可以用手触球;守门员只能在球门禁区可以用手触球;边线球要在边线外手抛球入场;踢足球要体现团队配合等等。在足球游戏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则,决不可规则执行严松不一。游戏后可再组织幼儿讨论游戏过程中规则的执行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好的要及时肯定,不足要及时纠正。让幼儿懂得规则具有的统一性,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并发自内心地执行规则。
2.制定科学的规则,明晰游戏图示。
科学的、清晰的规则指示标志,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接受游戏运动中的规则,形成有利于孩子掌握的心理图示。比如在“四人一组运球”游戏中,标记出明晰的运球路线、往返标记有助于幼儿顺利地接受规则,进而达到促进游戏规则意识的养成,达到球类运动效果。
3.编写儿歌,助规则记忆,提升游戏可操作性。
在球类游戏运动中,教师可以把球规编成适于幼儿理解记忆的儿歌,提升其可操作性。“踢足球,莫用手,要团结,向前走,看准门,分敌友,讲配合,夺魁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助于幼儿规则记忆的形成。
教师制定的规则,要充分考虑到适宜幼儿发展、幼儿评价的、科学的球类玩法,让幼儿主动自觉遵守、自觉服从、相互监督的评价规则。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在推动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要致力于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运动规则,让幼儿在日常运动游戏中不断增强规则意识,让灵活多样的球类运动成为孩子强身健体的好玩伴同时,挖掘其遵规守则内涵所在,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