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经济政治与社会》一向是中职德育渗透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且多年来,许多中职学校也一直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一块下足功夫。然而,这显然是一项长期工程,并非一日之力就能完成。因此,如何逐步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应成为现阶段中职教学教师所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对策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教师在进行此课程的教学时,要着重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等环节相融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认清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现状,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1.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现状
1.1德育渗透教育投入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仍旧沿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加之教材中的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对该课程产生反感。实践表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思维独立性的发挥。
1.2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讨论。同时,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用了绝大部分时间讲解教材内容,而忽略了给予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造成课堂教学呈现出灌输多、引导少,讲解多、思考少,抽象道理多、行为指导少的现状,不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1.3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仍然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在这种考核模式下,相当于认同考试分数高就意味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的错误观念。其实,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的考试能力,而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成效。所以,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但难以切實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还会歪曲了学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目的。
2.改进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的对策
2.1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及其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情境,并多引入一些生活案例,以最为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知识及情境,教师若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讲授到“价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到超市调查商品价格及供求情况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2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例如,在讲授商品的交换与消费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拓展,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平等的和谐关系,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学活动。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抵触心理、逆反心理,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建议,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2.3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新局面,完成德育渗透教育这一任务,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改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这不仅仅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在于实现学校、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多赢局面。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尽可能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时事,并选择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将知识点与社会中的焦点问题有机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发展有所了解。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而教师则主要起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益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就是以小组协商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化理解。这一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对某一特定问题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2.4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虑到《经济政治与社会》不同于中职其他学科,其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学校可在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和功能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升级,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评价方法,应用富有弹性的评价指标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评价内容的改革上,应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改变为学习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日常行为、学习兴趣、课堂表现、与同伴的合作交流等)并重,尤其要突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在评价功能的升级上,应重点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注重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和自信心的培养,且应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借此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总之,中职学校和教师应认清《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现状,并采取对策措施来扭转当前的不良局面,以实现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晓星.加强《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实践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05):180+217.
[2]张晓莹.3种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17):57
[3]赵远庆.《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探讨[J].南北桥,2015(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