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启锋(河北沧州)
《杂文月刊》2019年10月下《蹲下去看桌子》,提醒人们要站在别人、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大不同。
习惯站在自己的高度和角度看问题、做事情,但效果不一定最好。中国象棋样式这么多年没有改动和创新,就是习惯了。前两天,我带我发明的钩杆象棋到沧州市人民公园,棋子直径12厘米,棋盘大,长近2米,放地上下棋,可坐可站,远的可以走过去,也可以用头上带钩的杆子去钩住棋子上的圆环移动棋子;近的可用钩,也可下蹲、弯腰、探身……融健身和娱乐于一体,解决了传统下棋缺乏运动的不足,一“亮相”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这样活动着下,春、冬季户外下棋就不冷了。
换一个角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象棋如此,其他事情亦如此。
郭明进(云南文山)
近日,拜读了《杂文月刊》(文摘版2019年10月下)莫小米老师撰写的《的士司机说:做夜班我尽量送她们回家》一文,我很感动。文中讲述了几则小故事,却都是与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是一篇传播正能量的杂文。由此我想到:杂文应该把动人的故事传播,而且要把它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不要把杂文只当作揭露假丑恶的工具。时代变化了,杂文的写法和功能也应当变化。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愿意与杂文作家和杂文爱好者探讨。
曹勇(安徽淮南)
读《杂文月刊》(2019年10月下)封面《导盲》有感:漫画中的“盲人”用“艾特”@导盲,导得肯定是信息盲,只是APP泛滥,导盲@能找到北吗?现代互联网信息爆棚、无序,其观点、争议的多样甚至相反使人迷茫,谁是合适的、正确的?让你猜。迷茫使人上网查询求证,只是大都事与愿违,越迷茫越上网,越上网越迷茫,最后被带到沟里去了。
如今实行垃圾分类,所谓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每个APP都是资源,但要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在网上把信息、评估放错了地方,那就只能是一个垃圾网;表面上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大都看不到的,因为网上根本没有。画面里的“盲人”手持拐杖,身体重心本能地偏低、向后,小心翼翼地跟着牵在手里的导盲@趟着走。看来“盲人”自己也明白:导盲@远远没有导盲犬那样让人放心。
常永瑞(陕西延安)
读了《杂文月刊》2019年10月下,我是受益匪浅。特别是《话说“赶鸭子”和“磨洋工”》《家中书香》两文,使我感觉到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生活也有了具体详实的规划。
前文讲的赶鸭子,就是让学生学习的一些刚性基础知识要在一定的强制环境下进行。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老师,我是深深的体会到在工作实践中,一味的鼓励、激励教育和口头批评教育,并不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良药,也可能是把教育教学带入一个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因此,在某些方面要在强制的环境下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至少让90%的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说到这里,我在文中也学到了“磨洋工”一词,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干活磨磨蹭蹭,懒散拖沓。其实“磨洋工”的本义与之恰恰相反,指的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讲求质量,源于上世纪初美国人在北京建协和医院,要求质量很高,就采取中国建筑的一道工艺叫“磨砖合缝”。工人要对砖墙表面进行非常细致耐心的打磨,又称“磨工”,因为是洋人的工程,就称“磨洋工”。我觉得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从学生思想教育到学科教学,都应该发扬“磨洋工”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后文讲的意思是杜绝父母做“狼爸”“虎妈”,要做孩子的榜样,假如要求孩子读书,父母首先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孩子自然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为热爱读书的人。我们只有做好孩子的榜样,他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他们的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苗志学(陕西佳县)
读江曾培的文章《向“做官不做事”说不》(《杂文月刊》2019年10月下),我想到了《杂文月刊》2019年8月上的两篇文章。
杨建业的文章《“将熊熊一窝”》说,本来县上把湖面采沙权拍卖给了企业,落实上级指示,采沙被叫停。政策说变就变,上级又提出制止环保一刀切,把县上和企业都给整糊涂了。企业向省、市上访,省、市要求县里解决。县里做不了主,向市、省请示,还是要求县里解决。令人遗憾的是,省、市、县都在踢皮球,什么工作也不想面对,什么责任也不想担当。
陈思炳的文章《抓落实与落实“抓”》说,王忠在环保局负责环境监督。两家企业把大量有毒污水排入河中,给下游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王忠找过好几次上级领导,都没解决问题。王忠是市人大代表,给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写信,信件经过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府办公室、市長、副市长、市环保局,转了一圈,信归原主:请王忠同志按上级要求尽快办理,不得有误。王忠哭笑不得。
落不到实处的事屡见不鲜。中央巡视组对文化部进行专项巡视时指出,“文艺评奖存在过多过滥和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问题”。4年过去了,文艺评奖多而滥的乱象不仅没能制止,反而更甚。(《杂文月刊》2019年7月上)2015年央视对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扶贫井”20年没出水,一笔糊涂账进行曝光。节目播出4年了,这些“扶贫井”依然没人管,常年不出水。(《文萃报》2019年4月9日)
正义总得有人伸张。对此,杨建业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似这样的领导,早该下课或降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