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上游深度贫困乡村调研手记

2019-09-10 07:22罗智刚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22期
关键词:藏区

罗智刚

7月3日至5日,我驱车1000多公里,到雅砻江上游4县交界地区的卡龙、然充等8个乡镇,走访16个村庄,与190余名干部群众交谈,听取意见建议。综合年初走访,基本走遍雅砻江上游深度贫困乡镇。一路走来,感触多感悟深:一是感受到藏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群众对脱贫攻坚、对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感恩;二是认识到藏区奔康任务艰巨,彻底改变贫困任重道远;三是体会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充满期待。

“听党话、跟党走”夯基固本须臾不能松

牧区发展,牧民致富,关键靠支部。内地汉区农村缺人,偏远藏区农村更缺人,年轻党员难找、优秀干部难选。人口离开农村、汇聚城镇,是历史规律;偏远藏区需要优秀人才坚守,是执政必需;外部干扰、维稳挑战一刻没停息,是形势所迫。甘孜藏区基层面临的困境与风险,夯基固本丝毫不能懈怠,亟需再重视、再研判、再聚力。

通过集中座谈、随机交谈、入户访谈,了解到乡村党组织这个“主心骨”硬起来了,基本找到适合发展的路子。然而,藏区脱贫奔康,绝非一日之功,基层基础依然薄弱。乡镇干部缺编、流失严重,汉藏“双语”干部紧缺,近3年,24个乡镇流失干部355人,占总编50%。村“两委”干部老化、致富带富能力弱等因素,成为提升组织力的最大阻碍。教职工有409人,在校学生8256人,大班额、大通铺现象突出。

今后可突破五个关键:一是实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聚才工程,打造带不走、能扎根的执政骨干;二是推动“寺管会党建五个覆盖”聚心工程,选优寺管会队伍,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挂领袖画像、讲法治等活动,促进党建实效化;三是推进“配强一线干部”聚力工程,坚持优中选精、强中选锐;四是拓展“康巴雄鹰计划”聚鹰工程,优化建功高原激励措施,從严考核、持续累进;五是开展“藏区党建标准化”聚魂工程,分牧区、学校等8大领域,制定藏区党建标准体系。

“回头看、回头帮”解决民生不容忽视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持续改善僧尼、教民生产生活条件,既是经济、民族、宗教问题,更是政治、人心问题。

通过标随机走访,查看了泽让、修托等20多户家庭真实生活,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落实。但思想观念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或将较长时间存在,回头看、回头帮不容忽视,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从深层次看,藏区治理既要物质,更要文化和精神,只有将物质和精神形成合力,才能提升治藏方略的效力。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常态开展文化、政策、法律宣讲,才能持续安藏兴藏。

可把握四个重点: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督促引导未成年人到正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坚持依法治寺管僧,杜绝违法干政扰民、插手教育等行为。三是教育引导民众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制定鼓励参与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强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信念教育。

“稳得住、能致富”是扶贫搬迁关键

搬山容易搬“心”难,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稳得住、安下心、有事做、能致富才是关键。通过搬迁,让藏胞奔向新生活、融入新时代。从安置点孩子灿烂的笑容里,从老人慈祥的目光里,我感到:搬来了,就播下了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稳定住,就迈进了新时代新天地的门槛。

安置点,新房鳞次栉比,马路宽阔整洁,祖祖辈辈游牧生活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习总书记恩德”“老人看病、小孩上学,方便多了”……搬入新家的乡亲纷纷告诉我们。如何让群众拥有获得感、安全感,稳得住、能致富,是一个大课题。

其中,动员群众搬出来是第一难关,很多藏族同胞习惯游牧生活,让大家心甘情愿搬到一个新地方,并聚居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稳定的就业收入是第二难关,部分家庭如果不放牧,收入来源是个新问题。移风易俗适应新环境是第三难关,风俗习性、宗教文化、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需要时间适应、慢慢涵养,急不得,但又慢不得,无疑是最需要耐力的一项工作。

可优化四个难点:一是科学布局安置点,贴近节点集镇、公路干道、产业资源;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引入社区治理,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由牧民变“市民”;三是跟进组织体系,建立党团组织、服务中心,推动资源下沉安置点;四是持续移风易俗,在政策引导、村规民约、正反教育等方面持久用力。

“兴产业、兴集体”破藏区千年桎梏

发展集体经济,支部有了钱,才能更好团结服务群众。创新现代集体牧场,用经济手段优化牧民与寺庙的关联,或是探寻总结藏传佛教规律、打开藏区治理桎梏的金钥匙。

踏上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群众说,“在这里发展产业,兴许比研制原子弹还要难”。我告诉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要遵照总书记的要求去做,一定能“敢教日月换新天”。与乡亲们谈得最多话题、最大期盼,就是加快产业发展。

我意识到,产业虽有探索,但原始、粗放,必须走规模化、市场化路子,以县为单位,整县实施,解决技术、生产、营销难题,形成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藏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研究、破解。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在牧区更多是游牧式的“分”,而缺乏“统”的手段。彻底改变藏区面貌,要从经济入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改善供给模式。

可聚焦三个要害:一是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优势,利用各类资源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建立符合市场规律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法人治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监管等制度;三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做好布局规划、指导督促、牵引带动。

在藏区120多天的走访,我深受感动、教育和启发。其一,多与干群交流,才能同频共振,藏区尤为如此;其二,宗教文化已成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唯依法管理,既不放、也不收、而要导;其三,基层党组织、脱贫一线同志,是藏区繁荣稳定的忠诚守护者,是中国伟大奇迹的默默创造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激情,看到了如期脱贫奔康的火热希望!(作者系省委组织部援藏干部、甘孜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责编/喻灵)

猜你喜欢
藏区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藏区赔命价司法运用的方法诠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地震·故事*——阿来《云中记》阅读札记
爱在黄河第一湾:“上海女婿”的藏区传奇
云南藏区藏语地名与地域文化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藏区缺血性结肠炎27例临床分析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