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篱下系列六

2019-09-10 00:21
金融理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棒子饼子苞米

小麦收镰,玉米下田。收获的麦子入了仓,玉米也到了播种的时节。

玉米是我国的一大主粮,也是农民眼里的“铁杆庄稼”。在山东老家,玉米均称苞米棒子,这名字是怎么来的,一时也说不清楚。传说古时候,有人到村里向贫寒中的人们出租玉米种子,无论旱涝丰歉,赊多少秋后还多少。乡民们用赊来的种子种植玉米,秋后获得了大丰收,家家都吃上了饱饭。因此,玉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饱米,后来演变为苞米棒子。

单从字面上讲,玉米并非玉一般的粮食。实际上,玉代表剔透华润,米就是吃的粮食。它的别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地方叫玉麦、棒子、苞谷粑,还有的称玉高粱、包芦、珍珠米、六谷米等。由于玉米曾为宋徽宗皇上亲尝过,又博得过“御麦”的美称。

苞米棒子的祖籍并不在我国,原产地远在南美洲。人们熟知的秘鲁,在印第安语中就有“玉米之仓”的说法。考古学家曾在墨西哥南部的地峡遗迹中,发现有最古老的野生玉米果穗。秘鲁的海岸附近至今还保存有古城遗址,在出土的陶器和建筑物上,嵌有大量的玉米子粒和果穗图案。分析这些遗迹,考古学家们推测,南美洲最早的原居民印第安人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广泛种植玉米了。

民以食为天。苞米棒子在其故乡墨西哥被认为是上帝赋予的食粮,经过数千年不断改良,最终成为世界各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如今,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三大谷物。这些主要粮食作物,在全球不同地区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玉米在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上虽然次于小麦、水稻,但其单位面积产量却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用玉米为主料制成的美食佳肴,也常常成为国宴上的主食。

小小的一粒种子落入泥土,经过风吹日晒生长出一片葱茏,这是大自然的奇妙;一株柔弱的小小植物,以自身的力量节节拔高,最终生成人们可口的食品,这是物种造化的神奇。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四百七十多年。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抗旱耐寒,但得薄土即可长成,在我国栽培面积已达三亿亩左右,仅次于水稻、小麦,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堪称重臣。

苞米棒子从不娇气,是极易栽种的平民粮食作物。从田间管理上,就让人省心不少。麦子收割后,把地表上满是麦茬的土地耕耘起来,加入底肥,就可挖坑播种。这时,地里的麦茬,在土里腐烂后反而成了苞米棒子生长的又一种肥料。选择播种日期,各个地区季节不同播种时间也不一样。在山东地区,一般在麦收后土地湿润的时候,整理好田地,挖一个浅坑,撒几粒种子,盖上土,就能完成播种。

苞米棒子出芽后,间苗可是个技术活儿。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到地里间苗,一墩苗三四棵,却往往不知拔哪棵。有时候,把最大的拔掉了,留下的却是弱小的那棵。有时候一墩苗都长得很旺盛,却都舍不得拔,留下三四棵长在一起。后来才知道,这如同果树间果一样,舍不得间苗,就长不成壮苗。正所谓:“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六七月份雨水多,一场雨水长一节。借着雨水的滋润劲儿,苞米棒子幼苗噌噌地往上蹿,夜晚你走到地头,甚至能听得到“咔咔”的拔节声。苞米棒子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湿润或干燥时,叶片纷纷舒展扬起,以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它对土壤要求也并不苛刻,土质疏松或肥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果钙土和砂质壤土都可种植。出苗后的苞米棒子随着雨水的滋润,像挥舞着绿色飘带的少女,在广阔的田间舞台上蓬勃向上,招展喜人。

随着苞米棒子植株的拔高,所需的养分也越来越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吃粮食长劲,庄稼也靠肥料长高。尤其是对株高叶长的苞米棒子,更是如此。

记得过去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为节省化肥,也图个就地取材,渔民们在海边的沙滩上用石头砌了一个个大池子,把每天渔船捕捞上来的小鱼小虾,投进池子里沤烂做肥料,再用桶挑到地里,在一株株苞谷棒子的根部,挖坑施肥。如今看来,这着实有些浪费。可在当时,不允许做买卖,剩余的鱼虾家家户户吃不了,只能如此。看到现在皮皮虾在市场上已几十元一斤,想想当年在池子里沤肥的情景,真的是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立秋后,天气凉,苞谷棒子一片一片的青纱帐,渐渐褪去了纯正的绿色,斑驳了许多,棒子头上的皮儿也变成了白色,甚至可以看到露出的金黄颗粒,那模样如同是一张正在龇牙咧嘴欢笑的脸庞。这时候,预示着苞谷棒子到了收割的季节。过去地里采苞谷棒子全靠人工手掰,那可是遭罪的活儿。一人多高的苞谷棒子茎秆,叶子的边上全是细小的毛刺,即使艳阳高温的天儿,也不能穿短袖短裤,否则浑身上下会被划出一道道血印,汗水流进去,让人疼得直哆嗦。

掰苞谷棒子的时候,家里有孩子的,总忘不了会给孩子捎带一些甜茎。这种甜茎如同南方的甘蔗,一节一节啃起来满是蜜汁儿。选这种甜茎可不是随意就能找准的,茎太粗不一定甜,茎太细又太嫩。有经验的一般会凭自己的眼力,看到茎秆表面绿里透红,饱满发亮,去头切根,保证可口。

对乡下人来说,抢收抢种是不惜力的。收获的苞谷棒子运到村里,需要及时去皮晾晒,否则遇上下雨阴天,苞谷粒就会在皮里面发霉长芽。那些日子里,为赶收粮进度,村里会发动妇女和老人一齐上阵,昼夜加班剥苞谷棒子皮。村子周边宽畅的场院上,高高的木架子上挂着汽灯,大人小孩人欢马叫,一片忙碌景象。

剥皮晒干的苞谷棒子分到各家各户后,贮存的时候各家无不因地制宜,各想高招。有的在屋檐下一排排地挂起来,有的会在院里用各种木杆围成一个围栏,装满后在上面用苫子围成一个尖塔。有的干脆在木板做成的底座上,一棒棒地层层并排摆放,再在上面用山草遮盖起来。颗粒归仓,是乡下人对粮食最真诚的爱惜和珍重。小半年忙乎乎地流汗,一场院金灿灿的苞谷,一大仓沉甸甸的收成,几昼夜全家人的辛劳,这时候对庄稼人來说。值了!

吃当季最新鲜的粮食,是乡下人最欣慰的事儿。苞谷棒子收获后,如何把苞谷粒从上面剥下来,乡下人在劳动中的发明创造让人叹服。把一块一把粗的木棒从中间锯开,在平面上挖出一条苞谷棒子宽的凹槽,在木棒中间靠下的位置再挖一个长方形的小口,在小口的上方嵌入一条向上的铁齿。铁齿的宽度与苞谷棒子每一排的苞谷粒相当,这样,拿起一个苞谷棒,沿着凹槽从上往下用力推,棒上的苞谷粒就会从铁齿下的口中流到下面的筐里。一个苞谷棒子上面并列着许多排苞谷粒,只要每隔二三排剥掉其中的一排,剩下的用手一掰就会很轻易就剥掉了。

乡下人都说苞谷棒子养人,实际上的确如此。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们常吃的蔬菜进行了排名,排在榜首的就是玉米,因此玉米就有了“长寿食品”的美称。科学证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过去人们都会说,农村人耐实,现在想想,除了劳动能够锻炼身体外,吃苞谷棒子这些自给自足的五谷杂粮,实际上也是养人健身的一个重要方面。

苞谷棒子味道香甜,趁鲜煮着吃和烤著吃,只能一阵子,而磨成面却可做各式菜肴和食品,如玉米虾仁、玉米烙、玉米粥、苞谷搭子、苞谷饼子等。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苞谷棒子的食用品质不断被开发出来,如玉米片、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还有苞谷面条、苞谷面包、苞谷饼干等,以及深加工而成的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琳琅满目,无不深受欢迎。

说到苞谷棒子做成的食品,虽然已经离开老家多年,但印象最深刻、最留恋的,仍然是那带一层煳茬的苞谷饼子和鲜香爽口的苞谷菜团子。

记得小时候家里一日三餐都吃地瓜和地瓜干,因地处海边山区,小麦种得较少,想吃白面是不容易的。因当地不适宜栽种水稻,大米也是吃不上的,直到来到首都北京,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水稻。小时候有一次遇到野营拉练到乡下的部队官兵,问愿不愿意去当兵,自己当场问人家当兵吃什么,人家说吃大米,自己随口就是一句:“大米有多大?”结果,让人家笑了半天。当时那个年代,乡下的食物主要是粗粮,有时候苞谷棒子面也不能常吃。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放学从街上走过,有的人家刚出锅的苞谷饼子,香味从门口飘出来,感觉格外馋人。

乡下的孩子从小就会学着做家务。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经常手把手地教自己做饭,尤其是做苞谷饼子,经常是从铁锅边上滑到锅底的水里面。老话说得好:“凉锅贴不住饼子。”锅不热,粘不住。另外,苞谷面和得有没有筋道,也颇有讲究。水不能加多了,面不能和稀了,要在盆里揉实成团,才能牢牢地粘在铁锅的四周。还有,灶里的火候也不能太大太猛,否则,饼子粘锅的一面就会烧煳了。

苞谷面菜团子,是过去那个年代乡下人想着法子改善生活的无奈之举。没肉少油,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一家老小的伙食总得变点花样,调一下口味。会持家的女人总有自己的招法,她们从野外采来各种野菜,用热水焯过后切成馅,加进去海产的虾皮,外面用苞谷面包起来,上锅一蒸,味道比苞谷饼子强多了。

粮食的味道永远是香甜的,因为每一颗粮食里面都饱含着农民的心血和汗水。平淡的日子里只要用力用心专注耕耘,生活一样会散发出苞谷棒子一般诗意的清香。

田野上的主题歌每天都是翠绿的。这主题歌,来自一望无际生机盎然的一片片希望,来自一个个朴实无华心地纯朴的农民的心灵,昂扬向上的旋律,时时吟唱在奋斗者的征程中!

猜你喜欢
棒子饼子苞米
清明节
娘的剩“饼”
饼子麻花故乡情
棒子王
玉米苞叶短,包不住棒子心咋回事儿?
十月
五 毛
乡下“啃青”
难忘当年的大饼子
拯救妆容的“小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