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玲
人们通常所以为的彼岸,就是水流那头的陆地,是另一边,是对岸。人们往往向往着彼岸,欲到达对岸。而当在对岸登陆后,此时的彼岸则是自己曾待过的此岸了。
私认为,彼岸固然可成为一个人追寻的目标,但它只可远观,万不能妄图登上,去揭开它的面纱。因为前路总是多变的,充满着未知。我们或许会在企图登上彼岸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他的美好存在,抑或是在到达彼岸时发现,此彼岸与我们所希冀的彼岸相悖。
有座梦幻宜人的岛屿,许多游客纷纷慕名前去参观,但是当地只同意他们远望,并不允许登岛。远远望去,雾气缥缈,岛屿也恰似一位妙龄的身姿曼妙的女子,模样甚是醉人,营造着朦胧的氛围。其实,这座岛屿不过是座孤岛,岛上植物也并不珍奇。当地人深谙此理,于是代代相承,此岛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保留了对岛的美好臆想,给平淡的生活多添一份美。
再比如,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一些网站平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博人眼球的靓男美女。加上营销号的炒作、跟风,这些所谓的“网红”获得了越來越多的粉丝,人红了,黑料什么的自然也少不了。在直播关了滤镜、美颜的情况下,那些依然颜值在线的不在少数,但所谓“见光死”更是数目不少。众多网友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也随之幻灭。对于屏幕那头我们所不熟知的人或事物,只需保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欣赏的同时亦保持着距离感,保留心中对“彼岸”的幻想,同时勉励自己为之努力。
韩愈有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古人形容美人,常言“美人如花隔云端”。《诗经》有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产生憧憬的前提是距离,一切事物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其醉人之处,往往需要通过“距离”这一介质才能绝妙地展现出来。
古时的文人在作画时讲究“留白”。以“空白”为载体,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予人以遐想之余地。正是这“留白”的艺术,摒弃了没有距离的遗憾,给人以“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曼妙感受。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而当我们试图登上彼岸,才蓦然惊觉,也许事实并非如此。远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而当身在此处,才知晓山林已遭樵采,枯木尚未逢春,河流早已干涸,只剩泥沙堆积的两岸。再比如豪猪取暖,寒冷使豪猪依偎在一块儿,而彼此身上的刺毛相互击刺,迫使它们分散。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当失去了距离的屏障的时候,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着。”彼岸有什么,谁也不知晓,而我认为,所谓彼岸,应是我们心中的希冀,我们可以为之努力,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却也对它心怀臆想。有句话说,距离产生美,那么彼岸的美也是存活在距离的屏障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