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敏
摘 要:ZJD油田阜三段油藏是典型的深层低渗薄层油藏,天然开发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难度大,试注CO2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油藏整体采出程度不高,通过对阜三段油藏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总结CO2驱取得的经验,同时指出油藏开发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指明发展方向,对今后高效开发深层低渗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阜三段;低渗透;CO2驱;开发现状;稳产
1 油田地质简况
ZJD油田阜三段油藏为一被多级断层复杂化、规模较大、地层较陡的鼻状构造,油藏埋藏深(2500-3800m)、地層倾角大(25-50°),平均渗透率5.6×10-3μm2,平均孔隙度17.8%,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油气主要赋存于III油组,油层厚度较小,薄层多,单层有效厚度1.2-5.1m,平均2.2m,油藏总体具有“小、碎、低、薄、深”的特点。黏土矿物含量60%左右,主要以伊蒙混层为主,储层强水敏。
2 油田开发历程
ZJD油田阜三段油藏经历了三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大斜度仿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开发初期参考结合国内外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经验,采用大斜度拟水平井自然开采或长井段分段压裂水平井强化开采,但因渗透率低、边底水能量弱,产量递减快;
第二阶段,注水开发,为保持地层能量、实现增产稳产,油田注水开发,因储层水敏,注水压力高,注入困难;
第三阶段,注气开发,此阶段首先在Z3区块进行CO2矿产试验,取得一定成果后,在Z1、QT区块推广,截至2019年2月底,建立了4个CO2驱井组,已有7口油井注气受效,累计增油2.97×104t,而该油藏目前平均日产2.8t,注气开发大幅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低,油井自喷时间短,衰竭开发能量不足;初期直井平均日产油6.1t/d,水平井平均10.9t/d,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单井最高月递减50%;区块原始地层压力40.821MPa,压力系数1.39,2013年地层压力降至15.483 MPa,压力系数0.53,地层能量严重亏空,急需补充能量。
②注水开发难度大,区块两口注水井,日注20方,油压35-37.5MPa,因注入压力高关停,注入时间短,注水量少,尚未见明显效果,且ZJD阜宁组油藏断层较多,各区块之间的关系复杂,水驱波及效率可能较低。
③CO2吞吐效果不佳,换油率低或产量递减快。Z1-3HF井注入CO2 793t,焖井52天,吞吐后日产油0.64t,换油率0.08,吞吐效果差,Z3-3HF井注入CO2 800t,焖井39天,吞吐后效果较好,日增油2.1t,换油率0.53,但是有效期不长,产量递减快。
④CO2驱易单层突进,造成气窜,Z3X1井气窜两次,连续气驱时气窜,日产油由14吨下降至6吨,水气交替后注入井吸入剖面改变,有效控制驱替前缘流度抑制气窜,改善CO2驱油效果,但随着注气的深入,二次气窜,日产油由15t下降至3.5t,进入第二轮水驱,水驱时压力明显降低,气量增大,产量却并未增加。随着气水交替的轮次增加,如何选取、优化注气速度、段塞尺寸、气水比、交替注入时间等影响驱油参数,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驱替效果。
4 油田稳产对策
ZJD阜三段油藏为深层特低渗油藏,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受效难,注气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稳产,但随着注气的深入,油井气窜的问题,以及多轮次气水交替,增油效果变差的问题,成了油田稳产的难题,下一步稳产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注气开发保持地层能量来实现。
①ZJD油藏断层较多,各区块之间的关系复杂,小层的物性、压力、储量、产能具有差异性,但是低渗透油藏开发具有共性,在注气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落实一个小区块跟踪评价工作,总结开发经验,把握共性,推而广之,打开注气开发新局面;
②探索CO2驱油新模式,水气交替驱的同时注入洗油剂,二次采油技术与三次采油技术结合,进一步驱替剩余油,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
5 结论
ZJD阜三段油藏为封闭弹性驱动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不足,自然产能低、储层水敏,注水开发难度大,油田稳产需要靠注气开发来实现。
注气开发面临较多的问题,如注气压力高、注入能力低、气体单层突破气窜,对注气参数进行优选,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注水注气开发的同时,引进新模式,注入洗油剂,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结合,“2+3”模式高效开发,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参考文献:
[1]焦里力.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2):166-173
[2]汤瑞佳,王贺谊,余华贵,等.水气交替注入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16,23(3):358-362.
[3]叶晓端,鲍为,等.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J].钻采工艺,2006,29(4):31-32.
[4]李秀生,王灵碧.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