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松
一、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运动技能是体育实践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出有效性和多样性。体育中考已经实施了很多年,涉及到的考试项目在整个初中阶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三阶段学生的体育实践课基本以体育中考为目标,以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中考各项目的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立定跳远是体育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对学生腿部弹跳力有很高的要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初三阶段女生的腿部弹跳力整体来说不是特别差,但对立定跳远技术掌握的并不是很好。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并不理想,很多学生面对体育中考压力大,课上容易产生着急、烦躁的情绪。如何让初三女生学生快速的改進立定跳远动作,掌握立定跳远技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学期笔者要面向区里开设一节关于体育中考项目的公开课,内容就是立定跳,为此笔者围绕如何有效的解决立定跳远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资料查询、请教本组及兄弟学校的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得到了一些方法。在自己所教班级里进行尝试、再改进,终于选定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和适用的器材,用比较小的体操垫帮学生较快的改进了立定跳远技术。
二、案例描述
上学期笔者要面向全区开设公开课,内容是立定跳远。通过平时跟学生的沟通了解,掌握的情况是:多数学生腿部力量已经锻炼的挺好,就是因为立定跳远技术不是太好导致成绩不好。根据这个现状笔者请教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最后把起跳角度和腾空高度定为课上主要解决的对象。起跳和腾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角度、腾空高度偏低导致学生在练习时会出现提前落地,落地时像被绊倒了一样摔趴在地上影响立定跳远成绩。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在起跳和腾空时能达到合适的角度和高度呢,通过本组几位老师讨论,笔者又请教了兄弟学校的几位骨干教师形成了大概建议:通过有效的条件作业来引导学生完成适合的起跳角度和腾空高度。方法是在起跳线前设置障碍物来解决起跳角度问题。在起跳线至满分线中间位置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来解决腾空高度问题。在器材室没发现特别合适的障碍物就初步选择了用篮球进行尝试。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拿了几个篮球,学生看到后很惊讶说:“老师你准备给我们玩篮球吗?”“这是我们练习立定跳远的道具,一会你们就知道啦”在立定跳远练习时我尝试将几个篮球放在起跳线前面让学生分几组站在篮球后面练习,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明显提高,有个别学生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球不容易固定风较大或者是学生不小心碰到的时候会滚动,多次的重新摆放很耽误时间。二是球放得太靠近脚了,有些胆小的学生面对球不敢跳总是怕碰到或者直接垂直跳导致起跳角度太大,放太远了又起不到作用。三是球摆在起跳线至满分线中间位置时高度不够起不到条件引导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课后及时想办法改进,有老师建议用体操垫,之前也考虑过的,但中学器材室体操垫太大并不太适用。抽空跑到小学器材室居然找到了小号的体操垫。一个体操垫合着的高度比较适合放在起跳线前,打开立起来的高度适合放在起跳线至满分线中间位置,而且稳定性较好。器材解决了,再针对学生身高及弹跳力的差异调整不同距离的摆放位置,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需求。公开课上学生看到用小体操垫布置的场地很兴奋,笔者根据学生差异情况及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到适合的场地,并重点关注一些胆小、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她们提升自信心从而积极练习。课堂上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都有效的调整了起跳角度和腾空高度,部分立定跳远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个别学生进步幅度还特别大。课后也等得到了很多听课教师的好评。
三、案例剖析
1.有效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小小的体操垫,通过设置不同的高度,摆放不同的位置,对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产生有效的影响。这种方法最大的作用是高效。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起跳角度和腾空高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每一项的学习过程中总会有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同等的要求,同样的场地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不同体操垫高度及摆放的远近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场地,关爱、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也是中学体育课堂中需要体现的方面
四、案例反思
1.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创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立定跳远对于初三女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初一、初二阶段都简单学习过。到了初三面对体育中考的压力,学生对立定跳远成绩尤其关注。怎样通过提高技术动作来提升学生成绩,教师应该多想方法。教师总是靠嘴巴提醒:起跳角度大一点,腾空高一点,有的学生不理解,有理解的也未必能做到,把障碍物一摆,学生自然就被引导着去改进动作了。如果学校没有合适的体操垫怎么办?可以用小箱子比如:盛啤酒、饮料的纸箱,用心想肯定会有合适的方法、有效的器材。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积极性。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总是让学生在空旷的场地跳过来跳过去也没什么进步,学生早就没兴趣了。在场地画好起跳线、满分线,摆一些器材用来辅助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有了明确目标,又有了提高技术的方法,学生有了练习动力课堂效果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