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于以往对于动作一致性的研究进行汇总和总结,并对各种方式所实现一致性进行探讨,研究结论主要结论有:动作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动作一致性的完成方式多以通过方式完成动作一致性。
关键词:羽毛球;动作一致性;研究
一、前言
羽毛球运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打法由最初的“四方球”,经历层层演变到现在的“变速突击”。总的来说,现代羽毛球技术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非常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趋势发展。羽毛球运动作为隔网运动项目的一种,以其快速、多变、线路复杂的特点,需要技术、体能、智慧的综合运用。在当今羽毛球运动中,高水平运动员的实力相差并不明显,每场比赛的差距都非常小,而动作一致性是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高水平比赛中的胜负都是因为动作一致性更好,从而形成主动球较多,进而获胜。
二、动作一致性概念
羽毛球技术的动作一致性是指在击球前的姿势高度相似,只是在击球点、拍面角度、击球速度力量等方面有细微区别。动作一致性也叫假动作,实战比赛中不仅有技术的使用还要使用好假动作。
三、动作一致性的重要性
在许世云、朱红军在《如何击出多变的回球的影响因素》的中指出,动作一致性是衡量击球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此应该仔细地观察并分析击球技术的基本环节、分清动作的基本结构和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在针对技术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和练习时,要遵循击球技术的共同的要领和一般规律,看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欣通过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提到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性和技术运用的隐蔽性,并要求在击球时贯彻技术动作小、爆发力强、出手快的优势;击球时击球意图要隐蔽,动作要快,出球线路要灵活富有变化,控制球的落点要稳定准确。
四、动作一致性的位置和多样性
(一)后场位置的动作一致性
高鹏程在《羽毛球高吊杀击球技术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中提到受试者在击打高吊杀球时在动作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关节角度和关节角速度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处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三阶段,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在各个关节处有着明显的变化。
(二)中场位置的动作一致性
尚桐稼在《沈阳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中场拦吊与拦打技术动作运动学对比分析》中提到击球瞬间,拦打手腕屈度大于拦吊。击球时,腕关节屈曲的幅度不同,会造成球拍接触球时的拍面角度不同,造成球飞行的路线不同;在擊球瞬间,拦打的球速和球拍速度都大于拦吊,球拍速度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拦吊技术动作在击球的瞬间,击球点在身体高点偏后;拦打技术动作在击球的瞬间,击球点在身体高点偏向前。
(三)前场位置的动作一致性
陈立勋在《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推、勾击球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中提到引拍和击球动作紧密相连,不同动作在引拍上会出现差别。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球、推球、勾球技术动作在出拍阶段除拍臂角外存在较高一致性,在引拍开始后出现一致性差别。在后引拍阶段,网前正手搓球、推球、勾球技术动作在肘关节和小臂内外旋上一致性较好,通过腕关节角度和拍臂角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别三种动作;击球挥拍过程中,不同动作的回球落点与拍面角度、小臂内外旋存在关联。推球动作在整个过程中相较搓球、勾球动作要快,动作幅度变化更大。搓球动作存在转化为勾球可能,但会丧失最佳的击球时间。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的动作一致性研究中多是以生物力学为手段进行研究,且生物力学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
2.动作一致性不但与手上的变化有关,还与脚下移动和身体变化具有相当明显的关系。
3.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各种动作一致性强的动作研究较多但多是以击球时拍面角度和击球时身体关节角度及击球力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来研究动作一致性。
(二)建议
1.在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应多用一些研究手段来辅助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比如通过心理或眼动等方式隐藏运动员真正击球目的。
2.想要做好动作一致性,勤加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要联系手上的技术动作使其更加成熟,还有加入跑动和体能练习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从容的完成动作一致性。
3.可以通过击球位置,球拍触球位置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动作一致性,可以在力量和动作一致的情况下完成动作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尚桐稼.沈阳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中场拦吊与拦打技术动作运动学对比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7:1-2.
[2]吕鹏飞.刍议动作一致性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性[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8):38-39.
[3]腾野.羽毛球正手高远和吊球差异性对比及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74-275.
[4]许世云,朱红军.羽毛球击球技术内涵和要点的分析[J].运动,2011,7(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