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体能影响的研究

2019-09-10 07:22:44苏静
体育风尚 2019年12期

苏静

摘要:众所周知,散打除了需要格斗技巧外,运动员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以及耐力对于散打竞技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本研究大胆引进现代体能训练新方法——悬吊训练,旨在探讨散打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新思路,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更为科学的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为散打专项力量训练提供一套新的训练方法,为我国散打运动的体能训练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悬吊训练;打击速度;打击力量;打击耐力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东营体校男子散打运动员40人,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实验对象平均分成2组(实验纽和对照组),每组20人。经过统计分析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年龄、训练年限以及臂直身高等各项指标差异,确定不具有显著性(P>0.05),并对前测数据进行检验,各项指标也不具有显著性。通过实验前的体质调查,受试者身体健康,运动能力正常并自愿接受实验。

(二)实验地点

东营体校散打馆和力量训练房

(三)实验时间

试验时间从2014年9月到2014年11月,前后共计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每周二、周四和周六下午进行力量训练,每次训练持续1小时。其中,实验组每周训练安排为2次悬吊训练+1次传统力量训练,而对照组为3次传统力量训练。

(四)实验器材

TRXs悬吊训练系统;击打测试平台;东营体校力量训练馆内的部分力量训练器械。

(五)测试指标

根据前期搜集的大量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各位专家访谈所得结果,最终确定测试指标共三部分包含9项。第一部分为打击速度反映指标;第二部为分打击力量反映指标;第三部分为打击耐力反映指标。

(六)悬吊实验的训练动作

悬吊双腿俯卧撑;悬吊俯卧双臂轮转屈伸臂;悬吊双腿仰卧外展;悬吊双臂并腿上举;单腿悬吊侧撑前后摆动;悬吊双腿双肘支撑收腹;双臂前倾直臂内收。

(七)实验训练方案

根据实验目的于2014年9月—2014年11月,在东营体校散打馆和力量训练房进行实验。本实验两组受试者每周均进行3次力量训练,每次力量训练课包括8个训练任务。其中,实验组以悬吊训练方法进行练习,对照组则为传统力量训练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悬吊训练对散打速度的影响

1.悬吊训练对散打单一打击速度的影响

实验组采用悬吊训练,动作轨迹不固定可以有效的进行神经对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训练,从而使上步后直拳和上步后鞭腿速度较实验前,以及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先出性差异。而对照组采用的传统力量训练方法无此方面优势,故提升空间有限。

2.悬吊训练对散打连续打击速度的影响

通过8周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实验组实验前后,以及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连续打击速度均呈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为,受試者的连续打击速度不仅仅体现在速度上,更多的是需要所在肌群的协调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深化刺激神经系统对核心部位小肌肉群的调节,这是对照组连续打击速度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悬吊训练对散打打击力量的影响

1.悬吊训练对散打单一打击力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分析:8周悬吊训练,对受试者单一打击力量提高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为受试者运动年限均在4年以上,基本功扎实,单一直拳和鞭腿技术掌握较好,就技术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提升空间有限,短期的悬吊训练或传统力量训练很难对单一打击力量产生显著效果,但提高幅度还是有的,只是比较小而已,或许进行连续打击力量测试会有显著性差异。

2.悬吊训练对散打连续打击力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分析:实验组实验前后连续打击力量也呈显著性增加。这是因为,实验组采用的悬吊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受试者核心肌群的力量,改善受试者神经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传递效率,实现力量的运动链式传递,从而使下肢发力源通过核心区肌群高效的传递到四肢,实现发力合理性,提高力量输出效率,这是实验组实验前后连续打击力量显著增加的原因所在。

(三)悬吊训练对散打打击耐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分析:本研究中,实验组经过8周的悬吊训练使得核心集群肌肉间的协调性,以及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的功能显著增强,使得核心部位肌肉力量和躯干稳定性增强,四肢的承受力减少,由此肢体能够进行更加协调的技术动作,有利于能量的节省,降低能量消耗,故而导致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打击耐力指标呈显著性提高。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打击耐力指标虽有提高,但效果不显著,说明传统力量训练对打击耐力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效果不佳。至于实验后两组间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幅度为大,说明悬吊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打击耐力存在积极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悬吊训练对受试者的打击速度有显著改善作用。实验后实验组单一打击速度和连续打击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实验组实验前后打击速度有显著性提高,而对照组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2.悬吊训练对受试者的连续打击力量有显著作用,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而对照组无显著性提高。悬吊训练对受试者的单一打击力量虽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

3.就打击耐力而言,实验组实验前后有显著性提高,但实验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悬吊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打击耐力存在积极影响。

(二)建议

1.结合散打项目具体特点,从散打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悬吊训练计划,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展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水平,进而提高其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2.悬吊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各有利弊,应将二者有机结合,既增加单一肌群的力量基础,还要提高肌群间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祥星.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探析[J].改革与开放,2009(7):121.

[2]闫琪.中美两国体能训练发展现状和趋势[J].体育科研,2011(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