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梦鸽
摘要:从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科学内涵、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就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所揭示出的一般规律的理论表述所组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鲜明特征包括永恒真理性、普遍适用性、强烈实践性和连续发展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
1.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所指对象,明确了这个概念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即这个概念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和适用范围。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科学内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在谈论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时候间接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比如,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界定为有关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在一定意义上,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代称。因此,恩格斯的话也是从无产阶级解放的角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的。列宁则径直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不仅如此,列宁还开创了从世界观和创立主体的双重视角来界定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在世界观方面,列宁说:“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主体方面,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斯大林第一个明晰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由此,至少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一是从创建主体的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不但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而且也包括他们的继承者的创新成果;二是从涉及对象的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及其演进规律的理论;三是从作用目的的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及整个人类解放的思想;四是从人生价值的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的信仰、价值和意义的思想。
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其科学内涵通过对内在本质的规定性的界定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精神。“基本原理”是理论中抽象程度最高、概括范围最大、适用范围最广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最抽象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以及最具普遍适用性的部分,在总体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著作都没有明确统一地表述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但是,这并不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基本原理”的存在就缺乏认识。恰恰相反,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最先谈及“基本原理”的。他们曾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3]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段话里所说的“一般原理”就是“基本原理”,并将之与“个别结论”区别开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基本原理”是他们的学说中最具有普遍意义、普适作用和久远影响的部分,而“个别结论”则只是针对特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而作出的具体判断,是会或快或慢、或早或晚地过时和失效的。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凝练概括,体现了理论的根本性质和本质特征,具有普遍的、整体的和久远的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不但从质的层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而且从量的方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外在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合理外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的外在适用范围的划定。要准确明晰地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合理外延,必须首先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显著特征,并以此作为衡量和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合理外延的重要标准。
马克思主义对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认识都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各种环节,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飞跃,最终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达到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真理性认识,并且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已经并将继续被实践所证明。只有那些揭示了普遍规律并能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真理性的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且经得起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的检验。理论的抽象性及其接受实践检验的程度通常与其适用性成正比,也就是说理论的抽象性越高、经受实践检验的时间越长,它的适用性也就越强、越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并且能经得住实践的持久检验,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凡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理论几乎都可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强烈实践性,一是指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进行指导;二是指紧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但要对实践发挥真正有效的指导作用,而且必须经得起、经得住实践的永久检验。实践也是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在实践中产生新形态、新内容。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连续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而僵死了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发展了的理论。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列宁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人们要顶礼膜拜的“终极真理”,而是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通过向实践开放、向世界开放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科学理论。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理论体系,如果想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进行研究就需要能够理解其时代性的特征。时代是不断进行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对新时代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做出符合时代变化的解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不开时间和时代的基础,是根据时代的不断进步而进行相应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深化,是拥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参考文献
[1]任洁.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发展[J].人民论坛,2019(03):32-34.
[2]袁久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教学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62-67.
[3]高晓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