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摘要:本文对当前煤矿企业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具体体现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也对干部管理制度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施,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干部管理的思考和打算,以期为提升我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煤矿企业;干部队伍;管理建设
干部队伍是推动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我矿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以锻造“担当、务实、干净、忠诚”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以规范管理为抓手,重考核,严问责,大大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企业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具体体现
(一)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有的同志眼界不够开阔,找不着方向;有的同志面对差距无动于衷,缺乏危机感,安于现状,不重视学习,不钻研业务,能力跟不上;有的同志责任心不强,工作主动性差;有的干部缺乏担当精神,缺少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工作不顺只会怨天尤人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制约着矿井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对干部管理不够全面、不够细致。
1.考核方式死板、考核范围狭窄。对干部管得多,理得少,考核多侧重于个人谈话、民主测评、书面述职等以静态为主的方式,而缺少實地、跟踪式的动态考察;缺乏对日常考核的积累,对干部的日常表现、思想品德、家庭情况及所思所想了解掌握不够。
2.基层自主考核不到位。基层单位对自主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考核打分时往往顾忌到人情面子,存在网开一面、手下留情现象,考核标准不高、流于形式。
3.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前些年,受行业形势、转岗分流的影响,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流失较多。近年来,很多大学生不愿从事煤矿工作,存在招生难问题。对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不够,年轻干部成长缓慢,干部梯队接续乏力。
4.干部队伍活力不足。薪酬激励不够,同一级别、相同职称的干部收入没有明显差距;有的单位在安排工作时,存在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现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干部管理制度的探索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出台了《科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注重从青年人才、基层骨干中选拔干部,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管理,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程序选用干部,做到以岗择人,人岗相适。
(二)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管技人员实施综合考核,每年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指标,修订考核办法及细则。开展月度、年度考核评价,月度绩效考核情况与部门管技人员薪酬挂钩,并作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与干部聘用、职务升降、薪酬收入结合起来。
(三)健全干部问责体系。修订完善了《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问责管理办法》,完善了问责细则,明确四大类50项具体问责情形,成立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达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目的,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对干部管理的思考和打算
(一)强化培训提素质。
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学习培训,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1.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政治标准是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讲干部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讲领导能力,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提高政治能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执行和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和部署。
2.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是事业的奠基石。领导干部只有行端影正,才能无私无畏。要谨守本分,严格要求自己,顾大局,做敬业爱岗的表率,;做谨守道德的模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言谈举止中彰显人格魅力,让群众满意、让群众信任。要清白做事,切实做到越轨的事不干,出格的忙不帮,徇私的门不开。要切实净化社交圈、生活圈,保持朴素清新的生活作风。
3.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干部是矿井的中坚力量,担当着承前启后的发展使命,要把学习作为终生必修课,通过学习破解制约安全生产难题、化解影响经营效益问题。要拓展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依托校企联合办学,开办干部夜校,聘请专家学者,针对矿井建设发展实际进行高层次专题授课,走出去到先进矿井学习经验,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业务知识。
3.提高群众工作本领。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依靠,我们出台的政策,制定的措施,都要以是不是有益于职工作为我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团结职工,带领职工、教育职工、联系职工作为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把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的标准。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解决难题,千方百计维护好职工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公平惠及职工,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规范管理促提升。
1.用好综合考核的“指挥棒”。干部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需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在考核标准细化、量化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
坚持工作表现与生活表现相结合。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平时”才最“真实”。考核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要扩大考核面,拓宽考核时限,对干部工作之外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
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将两者相互印证、相互比照,综合的科学分析。要“纵”看变化,看其一年来的变化;要“横”看位置,看看自己跟别人的差距;要“近”看成效,看其一年来的表现与实际工作情况;要“远”看潜力,看其工作思路、目标规划以及发展潜力。
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优秀的干部,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给予优先考虑。
2.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
问责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的利器。对违纪违规的干部,通过严肃问责,能够实现以问促改、警示教育的积极功效。要警惕问责的泛滥、任性乃至随意延伸与扩大。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充分考虑“不能打击干事担当干部的积极性”,不能让真正干事的人心灰意冷。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做到问责有规矩、有依据。
(三)创新管理激活力。
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解束缚干部成长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要探索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体现劳动价值。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逐步建立覆盖所有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同岗不同薪,根据贡献大小,决定收入多少,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要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畅通干部成长通道。把干部送到基层去,送去一线艰苦岗位接受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就非常之才,这就像炼钢一样,不在冷水中淬一下,就不可能成为好钢。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为担当更重要的职务,担负更繁重的任务做好准备。
要建立干部流动机制,有序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人在一个岗位待久了,易产生倦怠,形成思维定式。要加大干部调整交流力度,推进管理干部和政工干部间、职能科室和生产一二线间进行交流,让基层上来的干部拓视野、提境界,让机关下去的干部接地气、把实情,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共同提升。通过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培养和造就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干部队伍,切实肩负起矿井发展建设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