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在“三农”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烟台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三农;烟台市;金融服务;体系优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良好的金融服务是发展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利用金融服务向农村地区投入更多资金的同时也要加快资金在农村地区的流转速度以降低农村地区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这也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意义所在。
一、烟台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一)农村金融信贷资金供给量不足。农村金融面对的是农业有关的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项目属于弱势产业项目,受各方面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加上当前各县市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经营风险较高。由于国家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政策性扶持,农业贷款利率低于普通贷款,这一特征就将商业银行挡在贷款市场之外。同时还存在银行性金融机构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现象。如农商行在向农户投放贷款时,多采用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做法,贷款周期多为短期,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活动周期时间长的特点不相符。虽然烟台市农村地区也存在其他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且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但整体看来,信贷资金的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二)农村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机构混乱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主要存在两位金融机构:一类为正规金融机构,此类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贡献较少,如国有商业银行、各股份制银行等。另一类为以小额贷款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它们在农村金融市场当中表现活跃但是监管起来比较困难,缺少规范性。这两种状态也是烟台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表象,这对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性。
(三)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性不足。根据2018年烟台市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年底全市银行贷款总额为3620041万元,依靠发行债券融资总额为269369万元。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融入资金量为0元。这表明烟台市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依赖性过高,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产品的供应,农村居民可选择余地较小。
(四)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发展需要健全的信用体系的支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足够的信用意识;涉农小微企业也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上农村信用服务机构也较少,因此金融机构的征信成本就会提高。同时关于农村金融肩宽的规范和要求并没有实施的细则,这也都是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信贷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烟台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建议
(一)探索多元化金融供给。国家已有相关文件提出要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烟台市应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性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农村市场,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量。本地政府应鼓励邮储、国有大型银行渠道下沉,在农村基层开设网点,并且可以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设虚拟网点,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在鼓励银行性金融机构的进入的同时,也要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場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社区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涉农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二)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等级评定和担保体系。建议相关部门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媒体、舆论监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以正向激励为主和逆向惩戒为辅的机制。可将本地区农村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与农村金融部门的资源进行联网多方面合作,共同完成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实现多方面保障。同时还要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实行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并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建立和完善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三)加大力度打造农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后,在正规性金融机构进驻市场的同时,非正规金融机构也会进入。通过对以往数据及文献的研究发现,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局限性,非正规金融已经慢慢成为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的主要融资渠道。如果不对此类非正规金融加以合理管控,这将会增大农村金融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同时还可能会抑制烟台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对于此类问题,政府一方面是应该依托现有法律、法规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如以法律形式保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对于那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不能全部否定,在进行合理的管制的同时,还应利用科学手段、政策手段等把其中具备实力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转为合法性金融机构。这样不仅能够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更能有效转移和化解此类金融机构倒闭时所造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在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税务与经济,2016.(4):45-49.
[2]孙延滨,贾军福.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应予重视[N].金融时报,2012.
[3]陈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越改革路径探寻[J].农村金融研究,2017.(34):77-82.
作者简介:叶英楠(198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理财。